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01062794781i-aiig@tsinghua.edu.cn
男,汉族,1964年7月生,四川荣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3年9月至1988年7月在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1988 年 9 月至 1994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曾任化学系党委副书记、主任,理学院副院长。2008 年 10 月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9 年 12 月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2014 年 9 月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2015 年 3 月任校党委常委、校长。2017 年 4 月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电子学基础理论、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和器件。
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领导学校行政全面工作。担任清华校友总会会长。
男,汉族,1969 年 5 月生,河北新乐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1987 年 9 月至 1992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4 年 9 月至 2000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曾任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14 年 4月任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2014 年 9 月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2014 年 10 月兼任教务长。2019 年 1 月兼任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领导力、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管理。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1 项。
目前担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负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教育合作、外事和港澳台事务、本科招生工作。担任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白雅婷女士于 2019 年 10 月就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白雅婷女士自九十年代末起先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担任多项职务,尤其在亚太地区有着丰富的发展实践经验。2015 年 8 月至 2019 年 9 月,她担任联合国驻蒙古国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蒙古国代表。2010 年至 2015 年,她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印度尼西亚代表处担任国别主任;2005 年至 2010 年,她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斯里兰卡代表处担任副代表,负责该国项目事务;2002 年至 2005 年,她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柬埔寨代表处担任助理代表,负责民主治理工作;1999 年至 2002年,她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担任项目官员;1998 年至 1999 年,她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担任项目官员。在加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之前,白雅婷女士曾在布鲁塞尔知名智库欧洲亚洲问题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为欧盟机构就欧盟 - 亚洲关系有关事务提供政策指导。
白雅婷女士曾在法国、中国 ( 台湾 ) 和德国接受教育,在汉堡大学获得中国研究学士学位和政治学硕士学位。
王钦敏,福建福清人 , 致公党成员 , 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新全球构造 ( 板块构造 ) 专业毕业 , 研究生学历 , 博士学位 , 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
李萌,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霍奇尔德先生是联合国副秘书长,分管数字合作、前沿技术和联合国成立 75 周年纪念活动。他具备丰富的联合国高级领导经验,于 2016 年担任联合国驻中非共和国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MINUSCA)副特别代表;2013 年至 2016 年担任联合国驻哥伦比亚驻地协调员、人道主义协调员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地代表;2010 年至 2012 年担任联合国纽约外勤支持部外勤人事部主任;2005 年至 2009 年在日内瓦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担任外勤业务和技术合作主任。
霍奇尔德先生于 1988 年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UNHCR)驻苏丹办事处开始了他的联合国生涯,此后先后效力于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CHA)及联合国维和事务。他曾供职于联合国驻苏丹、耶路撒冷、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日内瓦、纽约、东帝汶、塞尔维亚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各个机构。
霍奇尔德先生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赵厚麟于 2018 年 11 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召开的第 20 届全权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先生是信息通信技术(ICT)工程师,在国际电联曾先后担任多个高层管理职务,自2019年1月1日起开始他的第二个暨最后一届四年任期。赵先生于 2014 年首次当选国际电联秘书长。在此之前,他曾担任过八年的国际电联副秘书长,与国际电联其他选任官员密切合作,协助秘书长开展工作,管理国际电联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国际电联秘书处的运作,尤其着眼于增强透明度和提高组织的效率。他负责实施重要的创新,其中包括宣传向全球学术界开放的新成员类别、加强内部绩效措施(例如,努力向接近无纸化的工作环境迈进、更多地使用远程参会系统)以及增加来自销售和成本回收服务的收入等措施。此外,他密切关注成员驱动的优先事项,其中包括保持和拓展国际电联在无障碍获取、多种语文使用和各利益攸关方广泛参与国际电联工作等方面的承诺。
1987 年参加工作,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河北省沧州市副市长、中国驻新加坡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中国驻蒙古国大使,现任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外交部二十国集团事务特使、金砖国家事务特使。
朱秀梅,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负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工作。
薛澜,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现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科技创新政策,危机管理,及全球治理。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第二届争先创新奖章等。
姚期智教授获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及伊利诺斯州大学计算科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姚教授为现代密码学及量子计算的国际先驱,于 2000 年荣获图灵奖(计算机科学的国际最高奖),是首位得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2004 年辞离普林斯顿大学全职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2005 年创办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计算机本科教育”。 2011 年创建清华量子信息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目标在实现量子计算机,及推动信息科技与多领域的创新结合。在人工智能领域,2019 年创办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智班),并于 2018-2020 年先后创立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中关村海华信息技术前沿研究院、上海期智研究院,旨在深化人工智能科技及其成果转化。1998 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04 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2011 年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名誉博士,获 2014 年度 CCF(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2019 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 他从事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等理论研究,和模式识别、知识工程和机器人等应用技术研究。在上述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 200 多篇和 5 部(章)专著。其科研成果获ICL 欧洲人工智能奖等。此外,他是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者之一,并于 1990-1996 年担任该实验室主任。
约兰达 . 吉尔博士目前兼任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院的战略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项目高级总监以及计算机科学和空间科学两个领域的研究教授。同时,她还担任数据科学项目总监及南加州大学知识库跨学科数据科学中心主任。她曾获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攻人工智能方向。吉尔博士的研究领域是知识获取和发现的智能接口,她为此调研了大量的科学发现、知识库计划和问题解决、信息分析和信用评估、语义标注和元数据、社区内知识库开发相关项目。吉尔博士与语义工作流和元数据捕获、社会知识采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协作和自动化发现等各领域的科学家开展合作。她是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科学促进协会(AAAS)以及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会员。她也是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的会员,并曾任该协会第 24 届主席。
李在摄在韩国釜山召开的 2014 年全权代表大会上当选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局主任,并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举行的 2018 年国际电联全权代表大会上连选连任同一职位,第二任期四年。
李博士已为 ICT 标准化工作贡献达 30 多年之久,其专业领域包括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互联网协议、下一代网络(NGN)、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和云计算。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 1986 年,当时在韩国电信担任研究员。17 年后,他加入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并在那里工作了八年。之后他就职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并担任韩国科技和未来规划部(MSIP)的高级顾问。
梁正,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富布莱特研究访问学者(2012),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政策、研发全球化、标准与知识产权、新兴技术治理。
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World Economy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 70 篇,担任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咨询专家组专家(2014-2017),中美创新对话专家组专家(2015-2018),参与完成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等国家级重大课题。
傅莹 1978 年进入中国外交部,曾长期从事亚洲事务方面的工作,在外交部任亚洲司处长、参赞等职,1992 年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1997 年任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1998 年任驻菲律宾大使,2000 年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2004 年任驻澳大利亚大使,2007 年任驻英国大使,2009-2013 年任外交部副部长,先后负责欧洲和亚洲事务。2013 年和 2018 年,傅莹当选为第十二届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 年至 2018 年兼任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至第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2018 年起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亚勤博士是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他于 2014 年 9 月至 2019 年 10 月担任百度公司总裁。出任百度总裁前,张亚勤博士曾在微软公司工作 16 年,历任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微软中国董事长、和微软移动全球副总裁。
张亚勤博士是数字视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和企业家,拥有 60 多项美国专利,发表 500 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 11 本专著。他发明的多项图像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被国际标准采用,广泛地应用于高清电视、互联网视频、多媒体检索、移动视频、和图像数据库领域。他是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未来交通指导委员会”唯一来自中国的委员,并担任全球最大技术开放平台 Apollo 联盟理事长。他也是联合国计划发展总署(UNDP)企业董事会董事。
张亚勤博士在国际上获得过诸多专业奖项和荣誉,2020 年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2019 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7 年荣膺澳洲国家工程院(ATSE)院士,也是该年度授予的唯一外籍院士;1997 年他被授予 IEEE 院士,成为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并于 2004 年获得 IEEE 技术先锋奖。张亚勤博士是欧亚科学院院士,在十余所世界顶尖高校担任校董、荣誉或客座教授,并在 5 家高科技公司担任董事。
王磊,现任外交部网络事务协调员,长期从事多边外交工作及国际网络事务相关工作,先后在外交部军控司、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工作。
凯·菲尔斯 - 巴特菲尔德任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领域负责人兼执委会委员,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资深专家。同时,她还身兼上庭律师、前法官、前教授、技术专家和企业家数职,一直关心如何帮助所有人从新技术中公平受益,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她在道蒂街律师事务所担任协理上庭律师,并且是英国伦敦内殿律师学院会员及英国首席大法官的人工智能与法律咨询小组成员。2014 年,巴特菲尔德女士成为了全球第一位首席人工智能伦理官,并在推特创建了人工智能伦理标签。她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旗下的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伦理全球倡议项目的副主任,也是在阿西洛马会议中建立阿西洛马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小组的成员之一。另外,她还担任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北极星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AI4All 机构咨询委员会委员。此外,巴特菲尔德女士还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公司治理中心的杰出研究员及剑桥未来智能研究中心研究员。她拥有法律和国际关系方面的高等学位,经常向国际听众发表演讲,讨论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及其益处与挑战。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2016 年 6 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聚焦于计算科学和治理的交叉领域,包括了设计用于治理的计算技术亦即对算法服务产业的监管等。他同时还研究能源转型中的能源产业组织问题。2015 年 5 月,以《风电对金融输电权市场的影响》一文获得国际能源经济学会年会最佳学生论文奖。2015 年 10 月,以《风电的成本、竞争者和市场势力》一文获得美国能源经济学年会和国际能源经济学年会共同办法的 Dennis J. O'Brien 最佳学生论文奖。2016 年 7 月,以《风电优先会造成额外排放么?》一文获得美中绿色能源峰会最佳论文奖。2020 年 8 月,以《攻击算法操纵价格》一文获得 IEEE PES 大数据领域的最佳论文奖。
埃菲·瓦耶纳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的生物伦理学教授,也是医学、数据和伦理学交叉领域的知名专家,主要研究生物医学和数据分析领域的新兴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为避免负面后果应采取的伦理保障措施,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她是卫生伦理与政策实验室的创始人和领导者,该机构是一个汇集了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律师、生物学家和工程师的跨学科研究实验室。
此外,瓦耶纳女士还担任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并曾任该中心研究员。她发表了一百多篇经同行评审的文章和书籍章节,并与人合编了多部著作。同时,她还被选为瑞士医学科学院成员,并任瑞士个性化医疗健康网络项目的伦理、法律与社会影响咨询小组主席,该项目是一个旨在推动瑞士的个性化医疗的全国基础设施和研究项目。目前,瓦耶纳女士是世界卫生组织人工智能卫生伦理和治理专家咨询小组的联合主席及瑞士抗击新冠疫情科学工作组的成员。她经常就数字化和伦理问题向政府和公共政策组织提供建议。
夏华夏,美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发展与合作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生项目专家委委员,2020 年青年北京学者。
夏华夏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曾任职谷歌美国总部、百度,于 2013 年加入美团,先后担任美团外卖总架构师、技术委员会主席、无人配送与视觉部总经理、AI 平台总裁。
史军先生现任商汤科技亚太业务事业群总裁、兼战略规划副总裁,负责商汤科技中长期战略规划,建立战略生态,发展行业客户,并带领商汤科技在亚太区市场的业务发展。
加入商汤前,史军先生曾先后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服务于日本 NEC,美国联合技术 , 和美国江森自控等企业的全球和亚太总部,任职江森自控全球副总裁兼亚太战略负责人,是江森自控全球 Executive Leadership Team 成员之一。史军先生具有多年跨国企业管理经验,参与了多个跨国战略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实施管理,并曾任微软、奔驰中国孵化器评委。
洪小文博士现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推动微软在亚太地区的科研及产品开发战略,以及与中国及亚太地区学术界的合作。
洪小文博士于 1995 年加入微软公司。2004 年,他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担任副院长,2007 年升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2005 年至 2007 年间,洪博士创立并领导了微软搜索技术中心(STC),该中心负责微软搜索产品(必应)在亚太的开发工作。2014 年洪博士兼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在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洪博士是微软公司自然交互服务部门的创始成员和架构师,除了全面负责屡获殊荣的微软语音服务器产品、自然用户界面平台以及微软协助平台的架构及技术工作,他还负责管理和交付统计学习技术和高级搜索。洪博士于 1995 年加入微软研究院美国总部任高级研究员,并为微软的 SAPI 和语音引擎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前,洪博士曾任职于苹果公司,带领团队研发出了苹果中文译写器。
洪小文博士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微软杰出首席科学家和国际公认的语音识别专家。洪博士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及大会上发表过百余篇学术论文。他参与合著的《语音技术处理》(Spoken Language Processing)一书被全世界多所大学采用为语音技术教学课本。另外,洪博士在多个技术领域拥有 36 项专利发明。
洪小文博士毕业于台湾大学,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深造,先后获得计算机硕士及博士学位。
宋继强博士现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移动智能设备创新,新型人机界面等。
他于 2008 年加入英特尔,是创造 Intel Edison 产品原型的核心成员。目前正大力推动基于英特尔技术的人工智能、自主系统和智能基础设施研究。
宋继强博士在加入英特尔之前,曾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他是 IEEE 和 CCF 高级会员,在 IEEE TPAMI、IEEE TCSVT、Pattern Recognition、CVPR、ICPR 等国际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他于2001 年获得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唐剑现任滴滴智能控制首席科学家、AI Labs 负责人、IEEE Fellow、ACM 杰出科学家,领导滴滴在车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方向上的研发。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 150 多篇学术论文,在深度学习模型压缩、AI 驱动的系统控制和群智感知方向上做出开创性贡献,并多次获得最佳论文奖 , 其中包括网络领域的最高论文奖 2019 IEEE 通信学会 William R. Bennett Prize,和 IEEE 车载技术学会 2016 最佳车载电子论文奖。唐剑目前还担任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智能出行推进组组长、IEEE 车载技术学会杰出演讲人、以及 IEEE 通信学会交换和路由技术委员会主席。
王晶晶,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副主任。参与创建中国首个环境数据库蔚蓝地图,推动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等项目。王晶晶自 2006 年开始研究环境信息公开,亦发表多篇关于信息公开相关文章,熟悉环境信息公开政策法律以及现状。王晶晶是佛蒙特法学院访问学者。
孔秋实,杭州市萧山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先后从事过银行大数据应用、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目前主要分管政府数字化转型与数据资源管理及应用工作。
张敏 ,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个性化推荐、信息检索、用户建模与分析。现任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CCF A 类国际期刊 ACM TOIS 的首位华人主编,ACM SIGIR 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等。在顶级国际会议与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Google Scholar 引用近 5700 次。获得 IBM Global Faculty Award, 中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北京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长期与国内外多个企业进行多项科研合作,拥有专利 12 项,与微软、IBM、东芝、三星、搜狗、腾讯、阿里巴巴、知乎等多个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
蒋燕,旷视副总裁。她于2018年1月加入旷视,全面负责旷视的政府与公共事务、战略规划与标准体系。
蒋燕女士在国际合作、经济外交领域拥有十余年丰富经验。在加入旷视前,她曾在微软(中国)负责法律与公共事务。
蒋燕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经济学学士学位。她是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执行委员,以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
曾玉女士,和玉资本(MSA Capital)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
曾玉女士是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领域的连续创业者,有逾 18 年 VC/PE 行业经验。
2014 年,曾玉女士创立和玉资本。和玉资本主要关注前沿科技、生物医药和消费互联网的投资机会,投资案例包括美团点评 (SEHK:03690)、蔚来汽车(NYSE:NIO)、华大基因 (SZ:300676)、Uber (NYSE:UBER)、Airbnb (NASDAQ:ABNB)、医渡云、BOSS 直聘、T11 生鲜超市、燧坤智能以及炎明生物等。
2020 年,曾玉女士荣膺 36 氪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人 Top 20 及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人 Top 100。
曾玉女士是未来论坛理事会成员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成员。
德地立人生于 1952 年,曾在日本大和证券工作二十多年,在东京、纽约、香港、北京、新加波等地负责投资银行业务。于 2002 年至 2015 年加盟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执行委员)、投资银行委员会主席、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等职。在任期间,主要负责了五大银行、大型国有企业即以及多家民营企业的改组上市、发行债券、国内外并购等工作。于 2013 年至 2018 年曾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咨询委员会外国建言专家顾问;
德地立人现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日本 Asia Pacific Initiative 资深研究员、东京海上保险控股公司顾问,并在丰田汽车公司、星野度假管理公司等多家日本公司担任咨询业务。德地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和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分布获学士和硕士学位。著有《国有企业到境外上市公司》(主编)、《企业重组导论》(编委)等。2009 年,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
艾德里安·韦勒是英国国家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所—艾伦·图灵研究所的人工智能项目主任兼图灵人工智能研究员,负责领导可信赖机器学习的研究工作。他还是剑桥大学机器学习领域的首席研究员以及剑桥大学未来智能研究中心的信任与社会项目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及其商业应用,以及支持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等议题。韦勒先生在包括数据伦理与创新中心在内的多个机构任职,并任欧洲学习和智能系统实验室(ELLIS)以人为中心的机器学习项目的联合主任。同时,他也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人工智能理事会成员。此前,他曾在金融领域担任高级职务。
罗辛顿·梅德霍拉近来被任命为《柳叶刀》与《金融时报》2030 年未来卫生治理联合委员会委员及全球经济转型委员会委员,后者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共同主持。他还是新经济思维研究所和麦克卢汉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也是世贸组织讲席计划和联合国马斯特里赫特革新与技术问题经济社会研究和培训中心的咨询委员会委员。
梅德霍拉先生于 1988 年获得多伦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在该校任教多年。此前,他在多伦多大学先后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他在专业和非技术期刊上就这些议题发表了大量文章并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与何塞·法内利共同编辑的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与竞争力》( 劳特里奇出版社,2001 年 )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 麦克米伦出版社,1998 年 )。2013 至 2014 年,他分别担任了颇具影响力的《国家间的加拿大》丛书第 27、28 卷—《加拿大与非洲关系:回顾与展望》、《危机与改革:加拿大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合编辑,并于 2014 年合编了《国际发展:理念、经验与前景》(牛津大学出版社)。
自 2014 年以来,张薇一直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主要负责宣传与推广工作。她致力于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利用创新和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张薇在联合国工作了 16 年,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的核心成员,带领机构矢志创新,并与诸多合作伙伴一道,寻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解决方案。
在创新领域,她主导在成都建立了联合国在华首个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邀请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界和科技行业的专家参与,探讨技术、创新和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研究和对话提供了国际交流平台。此外,在与私营企业合作探寻创新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她还领导团队首次使用大数据来测量贫困,并推动新兴技术人才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案来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特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下,张薇带领团队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打造了许多大型宣传活动,每年平均获得高达1亿的点击率。例如,在成都熊猫基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任命一对熊猫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动物大使,这一活动吸引了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青年积极参与。此外,在疫情爆发初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发起的一项活动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3600 万网民用 50 多种语言和方言分享公共卫生信息。他们及时、准确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
张薇生于北京,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学和拉美研究双硕士学位。
马克斯·泰格马克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与基础互动研究所和大脑、头脑和机器中心的教授,从事人工智能和物理学研究。作为未来生命研究所的主席,他倡导积极利用技术。他发表论文 250 余篇,并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生命 3.0: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和《我们的数学宇宙:我对现实终极本质的探索》。他的人工智能研究专注于可理解的智能。
曾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英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人工智能伦理特别专家组专家;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专家组专家;联合发起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协作网络并任联合主席;主要研究领域是类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
戴文是一位充满激情并以结果为导向的高级管理者。他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和非营利部门有着超过 20 年的工作经历,致力于国际发展和人道主义危机管理,擅长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公共政策、宣传、战略规划以及管理和团队建设。戴文对全球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教育和保护有着深入的了解,并热衷于与政府、私营企业、学术界和网络活动家建立伙伴关系,以带来持久的更新。他于 1996 年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政治科学和政府硕士学位,并精通多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德语和阿拉伯语。
克里斯蒂安·古特曼博士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职务包括叠拓(TietoEVRY)执行董事、人工智能全球负责人兼副总裁、教授)。他带领着充满智慧和激情的团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和业务达到新的高度以促进社会繁荣,并致力于为成熟企业、初创企业和政府机构制定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战略并推动其实施。古特曼博士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超过 20 年的行业和技术经验,曾在叠拓、BT、IBM、HP 及成功的初创公司和顶尖大学带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创新团队,打造了颇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和产品,拥有相关专利,并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他非常乐于与优秀的团队和合作伙伴共事。古特曼博士发表了许多文章。
朱旭峰,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智库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旭峰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批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哈佛大学“燕京学者”,2014 年荣获“中国管理学青年奖”。
罗翰·萨马拉吉瓦教授是斯里兰卡智库 LIRNEasia 的创始主席及首任首席执行 官,该智库活跃于南亚和东南亚新兴经济体。萨马拉吉瓦教授是联合国“全球脉动”计划的数据和人工智能咨询小组成员。2018-19 年,他任斯里兰卡政府内部负责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最高机构—ICT 的主席,并曾是该机构的创始董事之一。他以往的职位包括斯里兰卡电信监管委员会总干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通信与公共政策系副教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基础设施经济学客座教授、斯里兰卡莫勒图沃大学名誉教授。他的最新著作是于 2013 年合作出版的《穷人的信息生活:用科技对抗贫困》,该书以缅甸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出版。
埃迪·波特曼是弗里堡大学人机交互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信息学瑞士邮政教授及 瑞士信息学会的董事会成员。他的跨学科研究重点包括软计算和认知计算及其在城市中的应用。在完成电子技师学徒项目后,波特曼先生学习了商业信息学并获得了模糊系统学博士学位。此外,他曾就职于瑞士电信、普华永道及安永,也曾在新加坡大学、伯克利大学和伯尔尼大学担任研究员。
米拉·罗曼诺夫,法学硕士,负责领导联合国“全球脉动”计划、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EOSG)及其雅加达和坎帕拉实验室的数据隐私和风险管理工作,并以律师身份负责建立公私数据合作伙伴关系中的法律机制。她是联合国首个全系统数据隐私框架《数据隐私、伦理和数据保护指导说明》的主要起草人,该框架已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下的超过 35 个机构正式采用。目前,她致力于推动“全球脉动”计划数据隐私咨询小组的发展,该小组旨在为联合国各组织的数据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小组成员包括隐私监管者、首席隐私官和顶尖学者。此外,罗曼诺夫女士还负责协调联合国隐私政策小组—一个旨在为隐私和数据保护制定共同方法并分享相关经验的跨系统小组。
南南·伦丁博士自 2018 年 6 月起担任瑞典驻华大使馆科学创新参赞兼科学创新处处长,负责促进对瑞典具有战略价值的领域的研究、创新和高等教育以及中瑞交流与合作。
2015 年至 2017 年,伦丁博士担任瑞典首相府战略发展办公室前战略发展和北欧合作大臣的高级顾问以及瑞典外交部全球议程司高级顾问。自《2030 年议程》实施以来,伦丁博士一直是瑞典政府办公室《2030 年议程》部门间核心工作组成员,主要负责有关该国《2030 年议程》国家战略发展的战略治理及制度创新问题。
郑治泰,地平线首席战略官,整体负责公司战略规划与落地执行相关工作。拥有超过十年战略规划与业务战略突破实践经验,在战略规划、商业运营等方面经验丰富。
郑治泰曾任职于华为、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在华为工作的 11 年中,郑治泰历任华为手机 CDMA 开发部部长、华为 CDMA 智能手机产品线总裁、华为美国智能手机产品线总裁等岗位,围绕销售额、利润、人效等指标进行全方位管理,在产品、研发、大客户销售领域持续耕耘,对市场洞察、目标用户调研、战略规划、组织建设与质量等管理领域均有独到理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加入地平线之前,在字节跳动担任硬件副总裁。
肖茜,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3年至2014年在外交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驻英国大使馆工作,曾任三秘、二秘、一秘。2015 年起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工作,参与议会交往、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办公室相关工作。
2015 年起,参与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的筹建和项目运作,曾参与组织和举办“中美庄园论坛”、“中美智库联合研究项目”、“中美高级别专家对话”、战略与安全周末论坛等系列活动。
2019 年 1 月,转入清华大学,参与创建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同时在清华大学国际处担任副处长。
约翰·卢瑟福·艾伦于 2017 年 11 月就任布鲁金斯学会主席,此前曾任该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的安全与战略主席及杰出研究员。艾伦先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四星上将,已退役,是前任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ISAF)司令、驻阿富汗美军司令。 他与达雷尔·M·韦斯特共同撰写了《转折点:人工智能时代的决策》(布鲁金斯出版社,2020 年)。
从海军陆战队退役后,他曾担任两个高级外交职务,即国防部长中东安全问题高级顾问和全球打击“伊斯兰国”联盟总统特使。
此外,他还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梅里尔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李彬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社会科学委员会 - 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安全博士后研究员,曾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军控室主任、科学与国家安全研究项目常务副主任,也曾经担任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李彬发表了一些关于军控问题的书籍、文章和时评。他是一个物理学工作者与核裁军专家,主要研究中国核与军控政策以及中美核关系。
尼尔斯·吉尔曼任博古睿研究院项目副院长,负责领导该院的研究项目并指导常驻研究员项目。同时,他也是该研究院《Noema 杂志》的副编辑。吉尔曼先生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副校长,在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和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lobal Business Network)担任研究总监和情景规划顾问,并在Salesforce.com 和 BEA 系统(BEA Systems)等多家企业软件公司供职。他曾荣获《纽约时报》颁发的西德尼奖(最佳长篇新闻奖)和《华盛顿邮报》颁发的阿尔比奖(国际政治经济学奖)。
吉尔曼先生的著作包括《未来的官场:冷战美国的现代化理论》(2004年)和《脱轨的全球化:21 世纪的黑市经济》(2004 年)。他还发表了大量关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文章,并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安全专家。
郝英好近年来从事人工智能安全、军控与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或即将出版《无人机发展概览》《科技预见未来》《人工智能大辩论》《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部著作。
李驰江,1974 年出生于浙江,毕业于重庆大学外语学院。1997 年 进入外交部工作,先后在外交部军控司、中国常驻禁化武组织代表团、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 \ 中国驻英国使馆工作。先后担任外交部军控司副 处长(2006-2008),处长(2013-2014),中国驻英国使馆参赞(2017-2018)。自 2019 年 2 月起担任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克里斯·梅塞洛尔是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研究员、布鲁金斯学会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计划的研究与政策主任、乔治城大学兼职教授。
目前,他的研究重点是新兴技术与国内国际安全的交叉领域,关注的问题包括民主社会如何确保新兴技术赋能自由政权而非独裁政权?如何防止新兴技术的传播带来更多的战争和暴力,而非和平与安全?从错误、虚假信息到自主武器,现代技术已经给长期以来的制度和政策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梅塞洛尔先生的研究致力于打造能够更有力应对当代竞争和冲突的技术治理模式。
梅塞洛尔先生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马里兰大学,曾在《纽约客》、 《外交》、《外交政策》、《连线》等期刊杂志上发表作品。
汤姆·斯特凡尼克任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客座研究员。他于 1988 年到2018 年供职于科学咨询行业,从最初的技术分析师一路成为 Metron(科学解决方案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通过开发和管理一系列项目为美国海军和情报界的研发工作及五角大楼、海军系统司令部和作战中心的作战分析提供了支持。
他与 Metron 公司的其他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共同负责公司的整体治理职责,包括法律和监管责任。其中,他负责监督该公司所有网络的整体安全改进计划。他于 2009 年至 2018 年供职于该公司的董事会,并在 2015 年至 2018 年期间担任财务主管。
在 1988 年加入 Metron 之前,他曾获得美国科学促进会颁发的国会奖学金,并得以在 1987 年至 1988 年任职于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当时,他隶属时任主席莱斯·阿斯平成立的一个负责研究美苏潜艇和反潜战技术的特别小组。在此之前,他著有《战略反潜战和海军战略》(列克星敦出版社,1987 年)一书。
戴文德拥有超过 15 年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展实践经验。在加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之前,他在位于泰国曼谷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工作,担任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负责人。此前,戴文德在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危机预防和恢复局担任亚太区负责人。他还曾担任危机预防和恢复局的亚太地区冲突预防和恢复顾问。
在加入危机预防和恢复局前,戴文德曾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斯里兰卡代表处的和平与发展专家。他在联合国的实地工作经验包括曾在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和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任职。戴文德还曾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马尔代夫代理代表。
在加入联合国之前,戴文德曾在斯里兰卡另类政策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他还为智库提供咨询,包括美国全国国际事务民主学会、国际民主与选举援助研究所和美国国际开发署。
戴文德是富布赖特学者,持有美国弗吉尼亚州东门诺大学冲突改革硕士学位。他拥有丰富的培训和教学经验,曾是纽约大学全球事务中心和平与发展的兼职教授,并曾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应用和平建设课程。
齐亚·汗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高级副总裁,负责监督基金会开发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变革性影响的解决方案的方法,重点是创新金融、数据和技术以及科学。他经常就领导力、战略和创新问题发表文章和演讲。齐亚曾在世界经济论坛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和美国国家影响力投资咨询委员会任职。他是一系列以影响力为导向的企业的投资者和顾问。
在加入基金会之前,齐亚是一名管理顾问,为技术、移动性和私募股权领域的领导者提供建议。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是在 Katzenbach Partners 公司度过的,并在那里建立了旧金山办事处。他曾与 Jon Katzenbach 一起从事与领导力、战略和组织绩效相关的研究,并合著《Leading Outside the Lines》。
齐亚拥有康奈尔大学的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杨子健先生是新加坡咨询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助理首席执行官(数据创新与保护)和个人数据保护委员会(PDPC)副专员。
他负责领导新加坡咨询通信媒体发展局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产业发展战略。作为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的倡导者,他负责促进有关人工智能和数据的前瞻性治理以及推动新加坡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同时,他还在个人数据保护委员会担任副专员,负责监督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法》的管理和实施。
此外,杨先生还是经合组织人工智能专家网络(ONE AI)的成员。
文杰博士,韩国延世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和未来政府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包括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电子政务及比较公共行政。他是美国国家公共行政学院(NAPA)院士,并于 2017 年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国际理事和韩国公共行政协会副会长。文博士在电子政务方面的研究成果被选入了《公共行政评论》75 周年刊最具影响力的75 篇文献。2009 年,他荣获《公共行政评论》 莫舍最佳论文奖,并因为在促进国际知识交流方面作出的贡献获得彼得·布尔斯马参议员奖。
鲁德拉得·米特拉是 Omdena 的创始人。Omdena 平台汇集了来自全球的工程师,致力于通过合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 19 个月内,来自 87 个国家的 1700 多名工程师通力合作,为 36 家机构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米特拉先生深耕人工智能领域超过 12 年,拥有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著作,并经常受邀发表演讲。同时,他也担任“谷歌初创公司计划”(Google for Startups)和 Seedstars(针对新兴市场的早期初创投资机构)的导师。
苏里纳·舒克里任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局(MDEC)首席执行官,曾就职于金融服务、自然资源和科技行业的全球跨国公司、中型市场公司和初创企业,拥有 20年工作经验。
舒克里女士在美国度过了大部分职业生涯。其中,她效力于摩根大通长达 17 年,职务包括中型市场银行战略、创新和业务管理主管、商业银行战略主管、首席执行官办公室主任及自然资源投资银行执行董事,在此期间发挥了投资银行家、战略家和领导者的作用。
黄伟豪副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数据科学与政策研究学士课程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数据科学与公共政策及比较公共政策,曾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并在《政策研究学报》、《公共行政评论》、《治理》和《公共行政研究与理论杂志》等顶尖期刊发表过诸多研究成果。他最近关于人工智能及工作中断的研究发表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的项目报告 《人工智能促进社会公益》(2020)中。
塞勒斯·赫德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孵化的行动策略机构——未来社会人工智能倡议的联合创始人兼主席,负责领导全球数据访问框架等人工智能项目的全球治理工作。他曾担任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长顾问。
赫德先生是专注深度科技投资的硅谷风投公司FoundersX Ventures的合伙人,也是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 GovTech 知识平台 Stability.ai 的联合创始人。
此外,他的职务还包括:经合组织(OECD)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关系成员、经合组织人工智能专家组成员、欧洲议会科学和技术选择评估小组(STOA)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智能迪拜项目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人工智能治理顾问。
赫德先生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并拥有巴黎第二大学硕士(荣誉)学位及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马克·芬德利教授是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教授,也是该校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中心主任兼教授级研究员。此外,他还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爱丁堡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担任名誉教授,同时也是英国国际法及比较法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及爱丁堡大学法学院名誉研究员。芬德利教授著有 29 本专著和论文集,以及 150 多篇经审阅的论文和书籍章节。他曾在澳大利亚、香港、新加坡、英国和爱尔兰担任讲席教授,并在悉尼大学担任刑事司法讲席教授及犯罪学研究所所长超过 20 年。他最近的著作包括 《法律的监管相关性》和《有原则的国际刑事司法:侵权行为法的经验教训》。目前,他正在研究有关新冠疫情的监管问题,以下为讨论文件。若需查阅有关芬德利教授的更多信息,可前往 CAIDG 网站。
前任微软首席技术官沃伦·赫洛深信企业要谋求自身业务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共赢。他的核心理念是:我们相信合作能够改变生活!他曾参与推进非洲首个云结构数据中心的落地。
赫洛先生此前主要在金融服务机构担任技术专家,目前是 Webber Wentzel 律师事务所的首席信息官。另外,他还是国际政府管理信息技术理事会(ICA)的两位全球研究员之一,且是首位入选的研究员。
个人荣誉:2018 年最具创新力首席信息官提名;2019 年非洲国际通信展(AFRICACOM)最佳企业高管。
丹妮特·加尔是剑桥大学未来智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及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曾任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网络文明研究中心项目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燕京学者、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iCenter)国际战略顾问。同时,她还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P7009 自主和半自主系统的失效安全设计标准工作组的副主席,以及该协会自主与智能系统伦理全球倡议执委会委员。此外,她还担任施普林格(Springer)《人工智能及伦理学》杂志的创始编辑及编委、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AI4SDGs 合作网络执委会委员、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可信自主系统验证节点的咨询委员会委员。
文森特·穆勒是埃因霍芬理工大学(TU/e)教授、利兹大学研究员、英国艾伦·图灵研究所图灵研究员、欧洲认知系统学会主席,以及欧洲机器人组织(euRobotics)“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课题组组长。他曾任安纳托利亚学院 / 塞萨洛尼基美国学校(ACT)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斯坦利·J·西格尔研究员和牛津大学詹姆斯·马丁研究员。他曾在马尔堡大学、汉堡大学、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哲学与认知科学、语言学和历史学。
穆勒教授以其关于颠覆性技术的理论与伦理研究著称,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他在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哲学、计算哲学、语言哲学、应用伦理学等方面发表了大量文章,文献引用次数超过 200 次 / 年。此外,他是《牛津人工智能哲学手册 (OUP)》的主编,并撰写了《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伦理学篇》。他的《机器能思考吗?》一书即将与《牛津人工智能哲学手册 (OUP)》一同出版。穆勒教授大约每月会在世界各地发表一篇特邀论文,并且已经组织了约 25 场会议或研讨会,其中包括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哲学和理论的著名会议。
罗曼·扬波尔斯基博士是路易斯维尔大学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终身副教授及该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创始人和现任主任,著作包括《超级人工智能:未来主义方法》等。在路易斯维尔大学任教期间,扬波尔斯基博士被评为杰出教学型教授、年度最佳教授、最受教职工欢迎的教师、四大教师、工程教育领导者、在线学院年度十佳教授,并荣获早期教育职业杰出奖。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
邓亚峰,现任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 搜索事业部负责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具有 18 年的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方向的研发经验。在过去的工作中,他发表过论文 11 篇,申请中国专利 135 项,其中已经授权的 98 项。他曾担任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也曾任职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阿里云计算、盛大创新院等公司担任研发专家等角色。所负责业务涉及人脸识别、视频内容理解、行为识别、图像搜索、语音语义交互、机器人、深度学习在推荐及自然语言中的应用等,曾带领团队在 FRVT、LFW、FDDB、KITTI、PRCV2019 等多个国际和国内主流竞赛中获得过第一名的成绩。他是 CCF- 视觉专委会委员、计算机视觉标准组委员,曾担任华为智能安防(机器视觉)领域特聘专家、英特尔顾问委员会成员。
麻丹彤,数据科学家,关注人工智能与公共政策的交叉领域。目前,她在金融科技行业带领数据科学家团队,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发掘投资机会。此前,她曾任保尔森基金会副主任,带领智库团队研究中美科技政策。她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媒体广泛引用,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自然》等等。她与团队共同撰写出版了《中国经济的到来:解读颠覆性上升》一书。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政法学院客座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东省法学会信息通信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民盟深圳市委法律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互联网法律政策研究和前沿科技相关的法律、伦理与社会研究,关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数据法律、平台责任、网络知识产权与科技法、法律科技等,多次受邀参加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国际会议。代表专著包括《数字正义》(译著)、《人工智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抓手》(主要作者)、《产业区块链》(主要作者)等,代表论文包括《论人工智能的民事责任:以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从欧盟“被遗忘权”看网络治理规则的选择》、《人工智能:机器歧视及应对之策》、《法律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民法总则数据保护路径:概括式保护及与知识产权协调》等,在《法律科学》、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周报》、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改革内参》、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大数据》、《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光明日报》、《学习时报》、《法制日报》、FT 中文网、腾讯研究院公众号等各类媒体上发表论文、文章上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