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今年全球5G用户将超过10亿人,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000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对于这个数据,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5G发展速度较快,贡献了10亿用户里近一半的份额。”近年来,虽然全球多国都在积极部署5G,但“逆全球化”潮流与地缘政治冲突,给5G发展带来了风险与挑战。对此,将担任2022世界5G大会全球5G科技合作分论坛主席的龚克说:“5G发展迫切需要更加积极的全球合作。”
5G标准是全球合作成果
很多人可能存在一个误解,认为5G是中国提出的一个标准,或者是“华为标准”。龚克表示:“5G不是由一个国家或者一家公司提出的标准。它是经过国际电联批准的一个国际标准,是全球合作的成果。”
1998年底,通信行业标准化组织3GPP成立,目前包含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等7个组织伙伴。华为、中兴、大唐、中国移动等一批中国企业加入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通过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全球其他国家地区共同推动国际标准的提出设立。同时,华为、中兴等在海外的分公司也加入了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等成员组织,由这些成员组织提名参加各个技术工作组,推动国际标准提出设立。
在龚克看来,作为全球合作成果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在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方面还有巨大潜力。“例如,印度5G频谱拍卖进行得比较晚,但随着‘数字印度’发展,印度将很快看到5G带来的红利。同时,还有不少国家的5G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
“5G是通过国际合作产生的一个标准,也推动了一个全球通用的移动通信大市场的形成。”龚克说,然而,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局势影响,5G在演进过程中,其国际合作、协同创新受到阻碍。“科技创新要求开放合作。在这次大会论坛上,我不仅希望听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声音,而且希望听到推动合作的好建议、好方案。”
三个发展议题值得合作探索
谈及5G未来全球合作值得关注的方向与议题,龚克提到了3个关键词:毫米波、行业应用、降能耗。
5G毫米波段被视为开启超高清时代的“金钥匙”,将为超高清产业扫平网络技术障碍。龚克说:“5G采用毫米波高频段,可以实现较大带宽,从而支持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应用场景。国外在5G毫米波方面先行探索,而中国在中频段技术方面相对成熟,国内外关于如何充分利用5G频谱资源还有很多探讨和合作空间。”
龚克提到,相比4G,5G的优势可能会更多地体现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之中。例如,作为5G重要应用场景之一的“低时延与高可靠”还需进一步探索。比如,个人电话用户在语音或视频电话时可以容忍几十毫秒的时延,但在工业生产制造中,由于机器本身工作速率极高,几十毫秒时延将造成巨大影响。“低时延5G应用场景不仅要和金融、医疗、交通、能源等各垂直市场的标准体系进行深度融合,还要和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欧洲在制造业标准化方面有长期积累,也已大力推进5G与制造等行业标准的融合。中国近年来也在探索5G行业应用及标准融合。希望通过合作,双方能够促进全球创新,推动全球健康、安全、规范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各国相继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5G领域“降能耗”引起了世界关注。相关报道显示,一个5G基站的能耗是传统4G基站数倍,所需基站数目又比4G多,能耗成为5G发展的严峻考验。龚克介绍,尽管5G网络的速率高、容量大,其比特或频谱能效比较高,但其绝对能耗仍然是个大问题。在他看来,未来5G“绿色发展”需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系统调度,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更好地通过5G赋能其他行业,如“5G+智能建筑”调控建筑以节能,通过外溢的节能效应冲抵自身的用能效应,以实现全行业降能耗,这方面国际合作空间很大。
为“智能制造”提供“黑龙江经验”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5G大会将于8月10日至12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对于即将召开的大会,龚克表示期待,并评价:“黑龙江省表现出积极拥抱全世界5G科技创新的态度。”
2021年,黑龙江省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在数字经济方面,累计建设5G基站3.69万个,建成运营大数据中心30个,制定出台20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我国制造业大省,黑龙江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5G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
“黑龙江是中国制造业大省,而5G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希望黑龙江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全国甚至世界的智能制造提供‘黑龙江经验’。”龚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