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智库观察
「UNCTAD发布《2021年数字经济报告》,呼吁采用创新方法治理跨境数据流动」
2021年9月29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发布了《2021年数字经济报告》(Digital Economy Report 2021),本次报告的主题为——跨境数据流动与发展:数据为谁流动。报告聚焦于研究跨境数据流量增加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报告指出,数字数据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其他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等所有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的核心。数据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具备一些有别于商品和服务的具体特征:数据是无形的;具有非竞争性;可以在同时或不同时间被多人使用而不会耗尽;法律或技术手段限制数据访问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所有数据产生的总价值往往大于所有单个数据价值的总和;数据越详细和细化,用途就越广;此外数据还具有多面性。因此,需要采取多个不同视角来理解数据和数据流动。数据的分类也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需要给予每一类数据的访问权限,以及如何从政策角度处理数据及跨境数据流动。要按照不同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例如,数据是被企业还是公共部门使用,数据是个人数据还是非个人数据。数据流量现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据估计,2022 年全球互联网流量将超过截至 2016年的互联网流量之和。如何管理和利用激增的数字数据造福全球是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有效的全球数据治理是利用数据帮助实现以人为本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先决条件。
报告指出,数据在不断发展的数字经济中至关重要,但是对数据和数据跨境流动的定义和作用却尚未达成共识,这可能会导致困惑,增加分析和政策辩论的复杂性。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方法以从政策角度来处理数据流动。但是目前针对数据和跨境数据流动的监管格局参差不齐,不同国家采取的方针截然不同,且受主要经济大国和地缘政治主体的影响极大,除极个别情况外,在区域和国际层面几乎没有共识可言。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治理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美国模式、中国模式以及欧盟模式。美国模式强调私营部门对数据的控制,中国模式强调政府对数据的控制,而欧盟则赞成在基本权利和价值观的基础上由个人控制数据。目前整体而言,对数据和跨境数据流动的治理方面呈现出一种紧张态势,特别是在中美两国之间。各方都在争夺技术发展的领先地位,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以帮助其获得经济和战略优势。而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数字空间和互联网出现碎片化,出现一种各自为政的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从而违背了互联网是自由、去中心化和开放的初衷。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的碎片化还会阻碍技术进步,削弱竞争,导致一些领域出现垄断现象。不过,尽管存在碎片化的风险,但主要数据区域之间还是显现出一些趋同的迹象。例如,美国一方面强调自由市场,但另一方面也采取了限制措施以管控某些数据驱动型外国企业进入其市场,并禁止相关国内数据外流。而中国则透露出了开放一定程度数据流动的口风。
尽管难以预测最终的数据治理结果,但是这取决于全球政策制定者是否愿意找到一个造福所有人的全球解决方案。而随着数据和跨境数据流动在世界经济中变得越发重要,需要重新思考对于这一领域的监管问题。还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法规,该法规需要从全局出发看待数据流动,不仅要考虑经济层面,还要考虑非经济层面,如对人权、国家安全、互联网整体治理等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现有的国际框架并不适合应对全球数据治理的具体特点和需求,要进行有效的全球数据治理,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数据治理框架,并适当地结合多边、多利益相关方和多学科的参与。但是达成全球共识,找到全球解决方案并非易事,在当前世界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兴起,既得利益者竞相在数字技术和数据的使用中寻租的时代,强化数据区域或分裂为多个领域只会乱上添乱。为了令关于数据和跨境数据流动的治理问题的全球辩论具有充分的包容性,最好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进行辩论,因为联合国不仅是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论坛,还已经提出了各种与数据治理有关的倡议,提出倡议的机构如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互联网治理论坛和国际电信联盟等。
此外,虽然数据和跨境数据流动对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数字鸿沟也在不断加深。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很深的传统数字鸿沟,体现在互联网连接、接入和使用方面。例如最不发达国家使用互联网的人口占比仅20%;而且下载速度慢,上网资费高。此外,各国之间的网络使用目的也存在差异。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地区在网络使用上的性别鸿沟也最大。而从参与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并从中受益的能力来看,美国和中国是参与数字驱动的数字经济的佼佼者,全世界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有一半在这两个国家,两国的5G普及率也是全球最高,过去五年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总额的 94%来自于中美两国,中美两国的数字平台占全球最大数字平台市值的近 90%,此外,全球近70%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位于这两个国家。另一方面,随着数据经济的发展以及跨境数据流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数字鸿沟还呈现出与“数字价值链”有关的新层面,而这一概念是估算数据价值的关键。此外,数据鸿沟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利益相关方之间。但是若想让数据和跨境数据流动造福所有人,就必须充分考虑当前全球数字经济中存在的鸿沟,且需要大力缩小这一鸿沟。报告指出,任何治理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框架都必须辅助利用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促进发展的国家政策,并与其保持一致。该国际框架还需要具有灵活性,以便于所有国家。国际对于跨境数据流动方面的支持可侧重在为制定相关法律和监管框架提供援助;帮助制定关于数据和跨境数据流动的国家战略;帮助开展能力建设活动,以加深对数据相关问题及其发展影响的认识;以及帮助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此问题中的参与度。
原文链接:
https://unctad.org/webflyer/digital-economy-report-2021
行业舆情追踪
国内动态
政策指导
「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8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表示,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他强调,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发展数字经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牢牢掌握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规范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以及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来源:新华社
「最新报告显示:中国AI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快速增长」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15日在第二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上发布《中国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及创新驱动力分析》报告,这是该中心连续第4年就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发展情况发布报告。《报告》定量揭示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专利当前的最新发展态势。一是中国AI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快速增长。二是中国AI技术多线发展,基础通用领域创新活跃,应用领域专利占比最高。三是中国创新主体展现积极的创新态势,百度、腾讯、华为等企业成为AI专利贡献的主力军。聚焦高质量发展,《报告》创新构建了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评价体系,对14项分支进行了创新驱动力测度,并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竞争将愈加激烈,高价值专利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来源:中国日报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11日拉开帷幕,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至10月17日,主要活动包括网络安全博览会、线上主题晚会、网络安全赛事等。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将围绕网络安全领域的新热点、新进展、新成果,通过展览、论坛、云课堂、公益广告等形式,深入宣传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重大举措,大力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据悉,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
来源:中国青年报、新浪科技
科技公司
「华为云专属月将助力互联网行业业务创新升级」
“华为云专属月·行业深耕专项行动”于15日正式启动,在本次专属月期间,华为云将面向包括电商、游戏、移动出行三大行业在内的互联网企业,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专属服务,助力互联网行业业务创新升级。同时,华为云还发布了《2021互联网行业挑战与机遇白皮书》,并与网易伏羲联合宣布沉浸式活动平台“瑶台”正式上线华为云云市场。
来源:东方网、中国日报
「华为乾坤云服务方案发布,将助推浙江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华为14日在以“焕发联接新动能”为主题的华为数据通信峰会2021上发布了华为乾坤云服务方案,华为乾坤以云服务的方式实现‘服务开通快’,‘持续升级快’,‘实时处置快’的安全解决方案,展示了华为智能云网如何用技术能力适配场景需要,扎根浙江,助推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华为乾坤将为政企客户提供动态防御的安全解决方案。
来源:东方网、中国日报
「华为高层畅谈ICT产业的现在与未来,”透底“下一步布局方向」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13日在2021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称,华为目前已在全球部署了176张5G商用网络,开通超过150万个5G基站,用户数超过5亿,开展了1万多个5G to B项目。华为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林也表示,5G to B已进入行业融合应用深化发展阶段,如与医疗行业、煤矿、工业制造等行业的深入合作。胡厚崑表示,拓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业务、5G to B市场以及绿色低碳发展是华为下一步布局的重点方向。他还呼吁业界应在网络、终端和内容方面为XR做好准备。他强调,疫情大大加速了数字化进程,云和人工智能(AI)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必选项,绿色发展也已成为全球共识,这些正在对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产业产生深远影响,而只有积极地行动,才能更敏捷地应对变化。
来源:C114通信网、上海证券报、中国日报
「美的发布家居行业首个基于OpenHarmony 2.0开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由美的集团IoT主办2021美的智能化大会14日在佛山举行,本次大会以"科技领先·产业突破"为主题。大会上,美的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共同发布了智能家居行业内首个基于OpenHarmony 2.0开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美的物联网操作系统1.0。作为专属于电器的操作系统,该系统构建了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软件的核心创造力,更便捷的开发环境和更强大的应用生态,为各品牌互联互通、设备自主协同、云端一体化、AI交互赋能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国日报
国际动态
政府监管
「印度教教派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敦促印度对平台和加密货币进行监管」
印度国内影响较大且与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简称印人党)有关的印度教教派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ashtriya Swayamasevak Sangh,RSS)的领袖Mohan Bhagwat呼吁限制流媒体平台和加密货币,并表示为了社会的更大利益有必要将这些事情规范化。Neflix以及亚马逊旗下的 Prime Video等流媒体平台此前因被认为其平台上存在对该国大多数印度教人口具有煽动性和冒犯性的内容而受到主要由印人党统治的部分州的警方调查和面临诉讼。据悉,莫迪政府经常向印度教团体寻求政策指导,但一直没有对流媒体平台进行监管,政府正在考虑对加密货币交易以及支持其的交易所、交易者和律师征税。
来源:路透社
「美国财政部就不断上升的勒索软件攻击向加密行业发出警告」
美国财政部15日表示,今年前六个月,涉嫌勒索软件的支付总额为5.9亿美元,超过了2020年全年报告的4.16亿美元。2021年每月报告的勒索软件交易平均金额为1.023亿美元,其中REvil/Sodinokibi、Conti、DarkSide、Avaddon和Phobos是报告的最普遍的勒索软件品种。在今年发生了一系列威胁到美国能源和食品供应稳定的网络攻击事件后,美国总统拜登已将政府应对网络安全的对策列为其政府最高层级的首要任务。为了阻止使用加密货币支付赎金要求,财政部表示,加密货币圈的成员有责任确保不会“直接或间接”协助受到美国制裁禁令的交易。财政部还表示,需要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来帮助防止相关非法活动。此前,由于虚拟货币交易所SUEX OTC, S.R.O.(SUEX)为勒索软件行为者提供金融交易便利,拜登政府在上个月公布了对该交易所采取的打击行动,这也是美国政府首次对虚拟货币交易所实施的制裁。
来源:路透社
「美参议员呼吁拜登政府将荣耀列入黑名单」
以佛罗里达州参议员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为首的3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14日联名致信拜登政府,呼吁将华为前子公司荣耀(Honor)列入黑名单,称该公司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他称荣耀本质上是中国政府的“臂膀”(arm),还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华为目前无法接触到的美国技术。他还表示,通过从华为中剥离荣耀,让中国有效地避开了美国的关键出口管制。鲁比奥呼吁美国商务部对此迅速采取行动,否则就有可能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并向对手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美国缺乏能力或意志力来惩罚一个被威权政权左右的金融工程。去年十一月,华为正式出售荣耀,但是自今年以来,美国国内对将荣耀列入黑名单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众议院14 名共和党议员此前就曾在8月初要求美国商务部将荣耀列入黑名单。
来源:路透社、搜狐新闻
「七国集团制定央行数字货币的指导方针」
七国集团(G7)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召开会议,并在会上发布了关于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CBDCs)的公共政策原则(Public Policy Principles for Retail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G7国家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应该基于对透明度、法治和良好的经济管理的公开承诺的基础之上;应该遵循央行的授权;还应该符合保护隐私、透明度以及用户数据方面的问责标准。
来源:路透社
「爱尔兰监管机构提议对Facebook处以3600万欧元的隐私罚款」
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ata Protection Commission,DPC)已提议对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处以高达3600万欧元(约合4200万美元)的罚款。裁决草案称Facebook平台侵权行为性质严重,并缺乏透明度。这是该委员会对Facebook展开的十几项调查中的一项。DPC的发言人表示已将决定草案提交给其他监管机构,由于该过程正在进行中,其不愿进一步置评。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 曾在上个月被爱尔兰监管机构处以创纪录的2.25 亿欧元罚款。
来源:路透社
「美参议员要求扎克伯格保留与Facebook吹哨人证词有关的文件」
美国国会参议院商务委员会(Senate Commerce Committee)主席玛丽亚·坎特维尔(Maria Cantwell)12日要求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保存与上周该公司“吹哨人”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证词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Facebook内部研究文件和对该研究的评估,排名或组成系统,改变这些排名系统的测试或建议,以及Facebook平台对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坎特维尔表示,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将继续监督并努力推动立法以保护消费者隐私、改善数据安全,并加强联邦执法以解决数字危害的问题。
来源:路透社、新浪科技、cnBeta
行业自治
「谷歌CEO呼吁美国政府对网络安全和创新采取行动」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18日为《华尔街日报》的Tech Live大会录制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应该在监管网络攻击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并在政策和投资方面鼓励创新。他表示,是时候起草类似于《日内瓦技术公约》(Geneva Convention)的文件,为日益互联的世界制定国际法律标准了,各国政府在多边基础上需要网络攻击问题提上日程。他还呼吁美国在来自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之际,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华尔街日报》
「亚马逊旗下的Twitch表示上周的数据泄露事件泄露了其源代码」
亚马逊旗下的电子竞技直播平台Twich 15日表示,该平台于7日遭遇的数据泄露事件所泄露的数据包含了来自其源代码的文件。该平台将漏洞归咎于维护期间服务器配置更改中的一个错误,错误的配置将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数据暴露给未授权的访问。Twitch还表示,用户的密码、登录凭据、完整的信用卡号码和银行信息没有被访问或暴露,这次事件也只影响了一小部分用户,该平台正在联系那些直接受到影响的用户。
来源:路透社
「亚马逊对8.65亿美元的欧盟数据保护罚款提起上诉」
亚马逊15日对欧盟认为该平台对个人数据的处理不符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数据保护规定而对其处以的创纪录的7.46亿欧元(8.65亿美元)罚款提起上诉。据卢森堡行政法庭发言人埃珀斯(Henri Eippers)说,上诉已15日提交卢森堡行政法庭(Luxembourg Administrative Tribunal),希望推翻卢森堡数据保护监管机构CNPD在今年7月对该公司作出的罚款决定。
来源:彭博社
「TikTok第二季度删除8100多万个违规视频,占所发布视频总数的1%」
TikTok 13日发布了一份关该平台在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删除的内容的透明度更新。该平台表示,在这段时间内,它删除了因违反社区准则或服务条款的81,518,334个视频,占所发布视频总数的1%以下。
来源:cnBeta
「贝莱德CEO称赞同摩根大通CEO观点:比特币毫无价值」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13日表示,他与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的观点一致,认为比特币没有价值,并质疑比特币的供应上限是否真的只有2100万枚。但他认为数字化货币和区块链的想法是有价值的。他表示,在数字化的加密区块链相关货币中可以看到巨大的机会,这就是它的发展方向,将产生一些大赢家和一些大输家。
来源:新浪美股、cnBeta
「Twitter称没有迹象表明美国众议员Maxine Waters的账户被黑客入侵」
Twitter 12日表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Maxine Waters的Twitter账户遭到黑客攻击。此前,Waters发表推文称其Twitter账户被黑客入侵且已被删除。Twitter发言人拒绝对Waters的推文置评,但表示已经按照标准与其办公室保持沟通和合作以确保账户的安全,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账户被盗的迹象。
来源:路透社
技术发展与应用
「Facebook计划在欧盟雇佣1万人以帮助建立“元宇宙”」
Facebook 18日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欧盟雇佣1万名员工,以帮助建立“元宇宙”(metaverse)——一个人们可以通过不同设备在虚拟环境中移动和交流的数字世界。“元宇宙”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近几个月来一直宣扬的理念。Facebook计划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创造一种更大的 "虚拟存在感"。Facebook在VR和AR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资,包括收购Oculus等公司。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将可以在VR、AR、个人计算机(PC)、移动设备和游戏机上访问。该招聘计划也将是该公司朝着这一概念发展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来源:路透社
「莫斯科率先大规模开通地铁乘车刷脸支付系统」
俄罗斯主管交通事务的莫斯科市副市长马克西姆·利克苏托夫(Maxim Liksutov)15日表示,莫斯科已在其240多个地铁站推出了利用人脸识别的刷脸支付乘车服务(Face Pay)。利克苏托夫表示,莫斯科是全球首个大规模运行此类系统的城市。他还表示,Face Pay的使用是自愿的,其他支付方式也仍会使用,通勤者的数据将被安全加密。但致力于保护数字权利和信息自由的组织Roskomsvoboda则警告称,该系统可能会损害隐私和人权,如可能被用于监视目的。
来源:路透社、界面新闻
「谷歌云将显示其用户在利用云服务时的碳足迹」
谷歌云(Google Cloud)12日宣布了一项新的且免费的功能,首次向用户开放卫星图像用于环境分析,将按项目、产品和地区监测用户的云计算排放量,为其提供定制的碳足迹报告,详细说明他们使用云服务所产生的碳排放细节。据悉,谷歌曾表示希望到2030年,其云服务设施100%使用无碳能源,将其能源使用与可再生能源的购买相匹配。
来源:路透社、cnBeta
上述信息均根据原文内容整理,谨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和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