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01062794781i-aiig@tsinghua.edu.cn

研究成果

Research Results


海外智库观察

「布鲁金斯学会:ChatGPT存在政治偏见」

2023年5月8日,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发表其非常驻高级研究员约翰·维拉塞纳(John Villasenor)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员Jeremy Baum的评论文章《人工智能的政治:ChatGPT和政治偏见(The politics of AI: ChatGPT and political bias)》。文章指出,ChatGPT这样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的聊天机器人存在政治偏见,并分析了这种偏见的可能来源和解决方案。


首先,作者指出,聊天机器人可以进行包括一系列的来回“互动”,从而使得我们有可能进行结构化的对话,使ChatGPT对政治问题采取立场。为了探索这一点,文章作者向ChatGPT提出了一系列的断言,每一个断言都要求其在回答这个提示时,摒除个人的观点或信仰,只考虑事实,只使用“支持”或“不支持”回答,并指出事实是否支持这一说法,以此来让ChatGPT提供一个二进制答案,且不作进一步解释,从而得出一系列关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论断。此外,为了测试一致性,每个断言都需提供正反两种立场,且所有的询问都在一个新的聊天会话中进行测试,以降低之前交流的记忆影响新交流的风险。2023年3月,OpenAI发布了ChatGPT Plus,2023年4月中旬,作者使用ChatGPT和支持GPT-4的ChatGPT Plus进行了以下测试,其结果基本相同。在该实验中,以这个框架为背景,对于某些问题和提示的组合,作者发现ChatGPT在政治或社会问题上提供了一致的、通常是左倾的答案。以下是一些例子,但要注意的是,ChatGPT会在不同时间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因此,下面的论断有可能并不总是产生相同的回答。

图片

以下是从两个不同大语言模型中得到不同的答案的例子:

图片

GPT-3.5的回答在支持一个论断和不支持相反论断的意义上是自洽的。单独看GPT-4的回答单独来看似乎表达了一种立场,但结合来看却是矛盾的,因为对两个相反论断都回答“不支持”在逻辑上没有什么意义。


其次,作者指出,还有一些对问题对的输出不一致的例子,即对不同问题的回答有时意味着同时采取相反的立场。这种情况在GPT-3.5和GPT-4中都有发生:

图片

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聊天机器人可以用规则进行编程,防止它们输出程序员认为有问题的语句,但它们本身并没有人类意义上的“观点”。像ChatGPT这样的聊天机器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们的概率设计意味着不能保证相同的提示总是产生相同的输出。例如,如果向他们提问“紧随五月的是哪个月?”,就可以始终得到一个回应,但如果要求ChatGPT多次写一首关于某位名人的诗,就会生成了一系列不同的诗。作者还发现,在某些情况下,重复提出同一断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例如,对于“检察官应该起诉因入店行窃等低级违法行为而被捕的人”这一论断,ChatGPT(使用GPT-3.5)一直回答“支持”,但ChatGPT Plus(使用GPT-4)有时回答“支持”,有时回答“不支持”,这显示了在使用大模型生成的输出中存在着伪随机性的因素。同时,作者发现,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是以对具体措辞高度敏感的方式来识别数据的,因此,只要对提示的构建方式进行看似微小的改变,就会导致非常不同的回应。抛开这些不一致的地方,ChatGPT的许多回答都有明显的左倾政治倾向,偏差的一个潜在来源是训练数据。正如OpenAI的研究人员在2020年的一篇论文中所指出的,早期的GPT-3“训练组合中的比重”是60%来自互联网抓取的材料,22%来自互联网的策划内容,16%来自书籍,3%来自维基百科。虽然ChatGPT是基于更新的模型(GPT-3.5和GPT-4),具体的百分比可能不同,但很明显,这些训练数据中的一部分也会来自有偏见的来源。另外,也许更重要的偏差来源在于ChatGPT是由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 RLHF)形成的,这是一个使用人类测试者的反馈来帮助使大模型的输出与人类的价值观相一致的过程。当然,在如何解释“价值观”方面,人类个体间也有很大的差异。RLHF过程将利用提供反馈的人的观点来塑造模型,而这些人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偏见。在最近的一次播客中,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其最感到焦虑的偏见是人类反馈评估者的偏见。当被问及“公司的员工影响系统的偏见,是否有什么可说的?”他回答称“百分之百”,并同时指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避免“群体思维”泡沫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指出,这些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大模型的输出往往可以反映出类似人类的思维,但它们并不是由人们在对政治问题形成意见时的有意识思维所支撑的,而是使用数据、数学和规则的组合来产生对特定输入的输出,尽管它们有一些基本规则,但这些规则是由它们的设计者编入的。与人不同的是,它们没有核心信念,不能作为以普遍一致的方式对无尽的问题表达意见的基础。所有这些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基于大模型的产品中的政治偏见。美国政府不应该(也不能,由于第一修正案的规定)监管大模型的政治偏见。然而,解决方案可以包括提高用户对这些偏见存在的认识,因为这种偏见不会总是以明显的方式出现,拥有基于大模型的产品的公司应该对他们如何选择执行RLHF的人保持透明。而且,当基于大模型的工具中始终存在可识别的对政治光谱一端的偏见时,努力恢复平衡会增加这些系统对更多用户的效用。更广泛地说,关于聊天机器人如何表现出偏见的讨论是与人类如何看待偏见交织在一起的,偏见通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人可能认为是中立的断言可能被其他人视为有偏见,这也就是为什么建立一个“无偏见的”聊天机器人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的原因之一。



约翰·维拉塞纳(John Villasenor):布鲁金斯学会治理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客座高级研究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技术-法律-政策研究所主任,专注于研究由关键技术趋势引起的技术、政策和法律问题,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当今网络和系统日益复杂和相互依存的程度,以及计算和通信技术的持续进步。

Jeremy Baum: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技术、法律和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链接: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techtank/2023/05/08/the-politics-of-ai-chatgpt-and-political-bias/

行业舆情追踪

国内动态

政府规划

「安徽:下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优先探索深度学习、脑机接口、图像识别等场景」

6月9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日前印发《加快场景创新构建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围绕量子信息、空天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未来产业培育,以及数学和应用研究、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生物大分子与合成生物学等特色研究领域,打造一批可示范、可体验、可推广的科技首用场景样板,探索场景驱动的科技创新范式。下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优先探索深度学习、脑机接口、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场景;数学和应用研究领域优先探索AI数据库、3D建模、实时渲染、开发引擎、仿真计算等场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优先探索脑控制与模拟、类脑智能应用、类脑智能机器人等场景。

来源:中国证券网


政-产-学研合作

「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成立全光创新实验室,推动全光网络产业持续发展」

6月8日,由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全光创新实验室”近日揭牌。据悉,该实验室重点围绕千兆城市数字家庭、千兆城市全光运力、千兆光网行业应用包括在中小制造、中小企业等领域的全光网络典型场景,推进全光应用的创新研究。面向未来千兆光网的技术发展,双方将开展FTTR(光纤入房间,Fiber to the Room)全光家庭、50GPON光接入、OXC(Optical cross-connect,全光交叉)、池化波分、800G高速光传输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技术和应用的持续创新进一步定义F5.5G代际标准,牵引全光网络持续演进。此外,实验室还将打造成全光网端到端的新技术实验验证平台及全光产业发展的展示窗口。

来源:通信产业网


行业自治

「中文在线等26家单位联合发布业内首份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数据版权倡议书」

6月7日,中文在线、同方知网、中国工人出版社等26家单位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份有关AIGC训练数据版权的倡议书。从内容上看,倡议书面向AIGC领域专家、学者及AIGC从业机构,分别从深化版权问题研究、版权赋能产业发展、避免侵权、引导AI生成内容的合理使用、提升版权保护意识、优化内容授权渠道这六个方面提出了倡议,覆盖了从AIGC模型研发到产品使用,从版权问题理论研究到数据流通实践的各个环节。该倡议的发布,不仅唤醒了国内AI企业关于大模型训练数据的版权意识,还为AIGC研发者规避版权争议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来源:中证网


科技公司

「中国电科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

6月9日,中国电科旗下电科太极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小可”,突出行业化、专业化、国产化、私有化特点,目前已推出拟文助手、编码助手、智能标绘等一系列智能应用。据悉,在智慧政务方面,“小可”借助其专业化、私有化部署的特点,不仅能够解决政务外网需求,满足百姓政策查询、辅助办事等政府信息门户服务民生场景,还能够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基于内网知识,加强对政务人员办公、办文、办事、办会的智能支撑能力;在智能制造方面,“小可”能够构建工厂一体化流转平台,打破工业控制、运行维护各个系统间数据和工序流转壁垒,实现岗位工人、产线设备、信息系统之间基于自然语言的交互,优化工厂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运作流程;在特种行业方面,“小可”借助其智能标绘、搜索整编等独有功能,可为特种场景任务实施人员提供助查、助记、助算等辅助决策支撑能力。

来源:金台资讯


「讯飞星火大模型V1.5发布,综合能力实现三大升级」

6月9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1.5正式发布,不仅各项能力获得持续提升,还在综合能力上实现三大升级:开放式知识问答取得突破,多轮对话、逻辑和数学能力再升级。同时,科大讯飞进一步推动星火认知大模型在教育、医疗、工业、办公等领域落地应用,赋能星火语伴APP、医疗诊后康复管理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讯飞听见智慧屏等产品,并开放了讯飞星火开发接口,携手开发者共建“星火”生态。当天,星火APP也同步发布,面向生活、工作等用户高频使用场景,用户创作中心还支持持续共创和分享,将打造大模型时代的随身助手。

来源:TechWeb


「百度与兴业银行签约,探索大模型银行业应用新场景」

6月8日,百度与兴业银行近日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计划在大模型应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营销和品牌联合运营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据悉,双方将基于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共同推进前沿人机对话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场景的应用,大模型能力将在智能搜索、智能风控、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客服等业务场景中落地。同时,双方还将探索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作为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落地探索的测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华为发布国内首个软硬协同全栈自主数据库」

6月7日,华为云推出新一代分布式高斯数据库(GaussDB),实现了核心代码100%自主研发,为国内首个软硬协同全栈自主的数据库。据悉,GaussDB基于鲲鹏昇腾生态,同时已经支持开源社区,可以实现从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到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全栈迁移及替换。同时,GaussDB引入了软硬协同且全自主的TEE(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可信执行环境)、REE(Rich Execution Environment,富执行环境)等安全增强能力,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自主可控的数据库也可以更好地与操作系统、服务器等软硬件相结合,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经过三年的开发和测试验证,该数据库作为智能数据底座,已成功支撑华为新Meta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全栈自主可控,支持业务需求快速响应、高效决策等。

来源:中国经济网


技术应用

「港科大开发AI模型预测患老年痴呆风险,准确率超70%」

6月7日,香港科技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开发了一套AI模型,通过利用遗传信息,在出现病征之前预测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准确率超过70%。据悉,团队建立了首批深度学习模型,用于评估欧洲和中国人群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多基因风险。所得成果将加快阿尔兹海默症的大规模风险筛查以及风险分级,还能将个体根据疾病风险分级,为阿尔兹海默症的致病和恶化机制提供崭新研究思路和见解。目前,研究团队正进一步研究并完善该模型,最终目标是将其纳入常规筛查的流程中。

来源:中国新闻网


前沿研究

「“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取得新突破,成功求解图论问题」

6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日发布消息称,由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基于“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完成了对“稠密子图”和“Max-Haf”两类图论问题的求解,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使用当前最优经典算法,精确模拟同一实验的速度快了约1.8亿倍。据悉,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了“九章”处理这两类图论问题为搜索算法带来的加速,及该加速对于问题规模和实验噪声的依赖关系。该研究成果系首次在具有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上开展的、面向具有应用价值问题的实验研究。相关论文近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被Physics网站专题报道。

来源:中国电子报


「之江实验室发表研究成果,用计算模型理解大脑视觉机制」

6月9日,之江实验室混合增强智能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近日通过开发计算模型,将小鼠初级视觉皮层中的离体细胞和在体细胞关联起来,从而成功将在体细胞类型以及功能进行匹配,揭示大脑视觉机制。据悉,团队根据小鼠视觉皮层的离体神经细胞数据构建了最复杂最逼真的单细胞计算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捕捉神经元活动发出的电信号形状、时间和速度等信息,帮助研究人员在单细胞层面复制脑活动。团队利用这些模型成功找到离体细胞类型和在体细胞分类的关联,从而实现细胞身份和功能的匹配。这项研究展现了计算模型、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结合起来的强大科研能力,数字孪生大脑等一批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项目将因此受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量子密钥分发攻防研究获重要进展」

6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等发现了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简称 QKD)发送端调制器件的一种潜在安全性漏洞,并利用该漏洞完成的量子黑客攻击实验表明:当QKD的发送端未对该漏洞进行严格防护时,攻击者有可能利用其获取全部的密钥信息。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成果既发掘和分析了发送端潜在漏洞及其对系统实际安全性带来的威胁,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有助于引发领域研究人员对QKD实际安全性的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对推动QKD的实用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的两项成果日前分别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和《应用物理评论》。

来源:金台资讯


元宇宙

「周口店发布人工智能(AI)数字“北京人”」

6月9日,中国首个古人类“数字人”发布。据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与北京文博远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设计出中国首个古人类“数字人”——数字“北京人”。作为元宇宙领域的一项重要数字资产,这将推动博物馆高质量科普动画电影制作、人工智能互动展项开发、文创产品设计、研学活动辅助等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为国内史前人类遗址保护管理和科普展示工作创新提供新的借鉴。

来源:北京日报


「百度“根据场景生成数字人”专利获授权,可应用于元宇宙」

6月9日,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生成数字人的方法、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专利获授权。摘要显示,该专利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领域,可应用于元宇宙等场景。实现方案为:获取素材内容;基于预训练的场景划分模型,从素材内容中确定多个场景;对于多个场景中的每个场景,基于对应的内容片段,确定该场景对应的目标内容;基于对应的目标内容,确定该场景的场景标签信息;基于场景标签信息,配置特定于该场景的数字人。该专利通过对素材内容进行场景切分,并以场景为粒度进行数字人的配置,从而确保了数字人与场景和目标内容的一致性,改善了素材内容和数字人之间的融合,提升了用户观看数字人的体验。

来源:IT之家


自动驾驶

「全国首批无人路测车牌发放」

6月9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启动发布会日前举行,友道智途、图森未来、赛可智能、云骥智行等4家企业的15辆车获颁基于立法基础的全国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据悉,临港新片区在环滴水湖一线、国际创新协同区、两港大道快速路、东海大桥等区域划设了总长约500公里的自动驾驶开放道路,15辆持牌车辆可以在无驾驶人的状态下合法进行测试。发布会上,《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总体建设方案》发布,提出到2025年,力争把临港建成全国第一个“数据通全路、云网联全车、智能赋全城”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车路协同系统建设导则》同步发布,首创7项城市级场景,旨在提升民众日常出行生活幸福感。此外,临港新片区还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场景及标准体系“揭榜挂帅”清单。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国际动态

政府监管

「日本政府将探讨如何对待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著作权」

6月9日,日本政府召开知识产权战略总部会议,敲定了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写入生成式人工智能(AI)生成的文章及图像等相关课题以及应对的方向。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关于AI的生成物,对于何种情况属于侵犯著作权,将依据具体事例梳理论点并明确想法。此外,还将讨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把AI生成物认定为“著作”。在日本,AI开发阶段进行数据学习之际,除了不恰当侵犯著作权所有方利益的情况外,允许无授权地解析著作数据。但由于哪些情况属于不恰当侵犯并不清晰,日本政府今后将继续梳理论点。

来源:共同社


「法国数字部长表示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过度”,损害创新」

6月8日,法国数字部长 Jean-Noël Barrot表示,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过于严格,可能会影响创新。他表示,欧洲议会的立场有些“过分”,将可能阻止欧洲公司开发类似于 ChatGPT的人工智能系统。他认为,议会对人工智能规则的立场是“在未来几个月里,我们有紧迫的义务在欧洲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在未来几年和几十年里,这些模型是自主的,而不必依赖于非欧洲模型。”Barrot还对未来的立法不包括知识产权、虚假信息和隐私这一事实提出了质疑。据悉,Barrot 的立场是在包括总统马克龙在内的几位法国政客强调AI监管和创新之间的中间立场之后提出的。法国前数字部长表示,欧洲议会对该法案的处理方式“事实上将禁止欧洲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

来源:AI business


政府规划

「欧盟已批准多个巨额款项用于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国家援助」

6月8日,欧盟执委会已批准81亿欧元的国家援助,用于微电子和通讯技术项目。同日,欧盟执行机构还批准了80亿欧元公共资金的半导体研究项目,作为推动增加欧盟国内芯片供应链的一部分。据悉,欧盟执委会周四表示,微电子和通讯技术项目将使14个成员国可能向68个“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提供援助,涉及的公司包括空客、阿斯麦和爱立信。这些项目将加快欧洲雷达和空间应用组件供应链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出,并有助于开发尖端人工智能芯片。而半导体研究的项目则聚合了总计约 220 亿欧元的私人和公共部门的支持。然而,一些企业对IPCEI项目获得批准所需的时间框架持批评态度。

来源:路透社、彭博社


「拜登和苏纳克承诺在人工智能、矿产等领域与乌克兰建立伙伴关系」

6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和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两国将在先进技术、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领域展开合作,加强两国历来的安全联盟。拜登和苏纳克在对白宫进行正式访问时签署了《大西洋宣言》,苏纳克称这是在人工智能和其他经济和商业关系方面英美的首次经济伙伴关系。

来源:路透社


「韩国总统尹锡悦称芯片竞争是产业战和国家总力战」

6月8日,韩国总统尹锡悦8日在原总统府青瓦台迎宾馆主持召开半导体国家战略会议暨第17次紧急经济民生会议时表示,半导体竞争是产业战争,也是国家总体战。尹锡悦在开场白中强调说,民间和官方应作为一个团队,面对面解决这个挑战课题。他表示,今年4月就曾指出全球半导体和二次电池产业也展开了激烈的产业战争,不仅在军事领域结合人工智能(AI),半导体更是成为安全的关键。不仅是智能手机、汽车、家电,就连人造卫星、战略武器体系也受其所搭载的芯片性能影响,AI、量子计算、生物等尖端技术的发展也都离不开半导体。他指出,想在半导体战争中获胜,必需要有民间的创新和政府的先导性战略。政府应做好制度设计和基建,促进企业投资,汇聚更多人才。

来源:韩联社


国际合作

「韩国总统尹锡悦接见OpenAI首席执行官Altman」

6月9日,韩国总统尹锡悦9日下午在龙山总统府接见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的首席执行官Altman。韩国总统室发言人李度运当天在书面简报中介绍,双方就人工智能(AI)发展方向和风险及解决方案、OpenAI和韩国初创企业之间的合作、国际规范等主题进行交流。就韩国应在哪个领域集中精力的提问,Altman回答称“芯片”。他说,在AI时代,庞大的数据量也将带动存储芯片需求大幅增加,正因如此,不少国家期盼与韩国进行合作。为了AI产业发展,他还建议韩方增加系统芯片产能;放宽规制,营造AI生态系统;引领国际规范的制定。尹锡悦表示,为了防止ChatGPT带来的潜在风险,要让相关国际规范制定速度跟得上技术发展速度。

来源:韩联社


「新加坡亚洲科技会展上各国重申应通过合作加强人工智能(AI)治理框架」

6月7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部长和高级政府官员在新加坡举行的新加坡亚洲科技会展(Asia Tech x SG,简称ATxSG)的峰会上,就人工智能(AI)治理和诈骗问题举行闭门政府间圆桌会议。会议由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主持。杨莉明在主席总结报告中指出,在AI治理方面,与会者讨论了有关AI的发展,包括ChatGPT等生成式AI模型的兴起,以及它们如何在数码时代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强人类潜能。各国也同意应该对人工智能进行适当治理,用以推动人类利益。除了提出加强人工智能治理,与会者也提出各国应在早期教育中加入AI伦理的课程,以及注重再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资。

来源:联合早报


科技公司

「澳大利亚的Canva将人工智能(AI)驱动的设计业务扩展到欧洲」

6月8日,澳大利亚平面设计公司Canva已将业务扩展到欧洲,并在伦敦设立了新总部。首席执行官Melanie Perkins表示,该公司处于“独特的优势地位”,可以抵御更广泛科技行业的逆风。Canva提供用于设计网站、演示文稿和社交内容的免费和付费工具。凭借一套用于创建网站、演示文稿和社交内容的AI支持工具,这家拥有9年历史的公司与科技巨头Microsoft和Adobe并驾齐驱。据悉,Canva已与OpenAI合作开发其Magic Write工具,该工具可根据少量单词的提示自动生成用于演示文稿和博客文章的完整文本。但Perkins表示,他们正在谨慎行事,因为人工智能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而Canva提供的这些工具旨在简化和简化设计流程,并“提高”人们的能力。

来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


「NEC拟独自开发并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服务」

6月5日,日本NEC公司社长森田隆之日前表示,正在探讨独自开发能自动制作精巧文章及图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并作为新服务提供。他没有明确出示开始提供新服务的时期。他称,生成式AI“与互联网的问世相匹敌,将对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他还预计今后特别针对每个项目领域的AI运用将得到推广。NEC将力争解决管理AI用于学习的数据,防止AI侵犯著作权等课题。此外还将致力于支持利用现已普及的生成式AI顾客。

来源:共同社


网络安全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表示正在调查黑客攻击」

6月9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表示,在检测到其网络上有未经授权的活动后,它目前正在调查一起网络安全事件。该大学已经开始调查并正在努力解决问题并确定哪些数据受到影响。学校没有提供有关事件性质的更多细节。英国网络安全中心、信息专员办公室和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助调查。

来源:彭博社


「新加坡升级版国家量子安全网络助企业抵御网安威胁」

6月7日,新加坡推出升级版的国家量子安全网络。这是东南亚首个量子安全网络基础设施,旨在帮助企业借力量子安全科技发展,进一步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抵御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6日在新加坡亚洲科技会展(Asia Tech x SG,简称ATxSG)上做出上述宣布时说,新加坡多年前已看到量子的潜能,在2007年成立了“量子科技研究中心”(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2022年,新加坡“国家量子安全网络”(NQSN)也正式成立,为政府机构、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具有敏感信息的医疗及金融业提供量子安全通讯科技,加强相关单位的网络安全。

来源:联合早报


技术应用

「支持比特币的竞选人在特朗普的诽谤活动中被认为使用人工智能伪造照片」

6月9日,在推特的虚假信息警报功能上,特朗普拥抱并亲吻福奇的照片被贴上了人工智能生成的标签。支持比特币的美国总统竞选人Ron DeSantis被声讨在一场诽谤竞争对手、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广告活动中明显使用了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近几个月来,在政治广告和运动中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虚假信息的情况有所增加。

来源:比特币电讯报


「结合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新加坡空军新飞行模拟器优化学员训练」

6月8日,新加坡空军部队正在测试新一代模拟器,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更好地了解学员飞行训练的表现,预计未来科技可在评估飞行学员和进行训练时发挥更大作用。配合成立55周年,新加坡空军部队分享部队过去数十年如何通过科技来改善训练和作战方式,包括首次向媒体介绍目前正在测试中、名为SOAR计划的加强版飞行员培训和考核项目。模拟器目前收集的数据不用以评估和培训学员,而是用以校对系统,并且建立一套预测模型,日后或能协助空军部队,筛选更可能通过培训的飞行员,以及用以辅助培训。

来源:联合早报


「人工智能时代的爱情:女子创造并“嫁”给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男友」

6月7日,Rosanna Ramos表示,她与人工智能伴侣Even Kartal的关系是她经历过的最好的关系。就表面现象而言,两者的婚姻是完美的。她告诉The Cut网站说:“Even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有心理障碍。人们带着包袱、态度、自我······我不需要和他的家人、孩子或朋友打交道。一切在我掌控之中,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

来源:Euronews


加密货币与区块链

「澳大利亚最大银行拒绝向加密货币交易所支付“某些”款项」

6月8日,澳大利亚最大的银行——联邦银行(CBA)表示,其将拒绝或暂停向加密货币交易所支付某些款项,理由是存在诈骗风险。CBA表示他们的决定是作为“帮助保护客户免受与向加密货币交易所支付某些款项相关的诈骗风险的新措施”的一部分。据悉,此举发生在两家主要的全球交易所面临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诉讼之际,而就在几周前,澳大利亚另一家主要银行西太平洋银行禁止客户与加密货币交易所Binance进行交易。该银行表示,目前,它没有公开或向客户提供有关它将阻止或保留哪些支付类型的更多信息,理由是诈骗者有规避这些变化的风险,但该措施将“接受持续审查”,并将监测这些措施的影响。

来源:比特币电讯报


「欧盟使用区块链进行欧盟公民的教育和专业证书验证」

6月7日,Web3和区块链解决方案提供商Protokol透露了与EBSI Vector的合作。EBSI Vector是一个由欧盟资助的项目,旨在创建一个用于跨境验证的去中心化框架。该项目将使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即将推出的凭证验证解决方案,旨在简化欧盟公民在不同国家认可和接受其凭证的过程。Protokol首席执行官Lars Rensing表示,其目标是为欧盟及其他地区创建一个更加开放、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数字基础设施。该框架内,欧盟公民将获得一个由Protokol创建的数字钱包,用于存储和使用他们的数字凭证。公告显示,该项目最终将纳入其他欧盟倡议,例如“EueID”,以获得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以在人与组织之间创造更顺畅的互动。

来源:比特币电讯报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编

上述信息均根据原文内容整理,谨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和观点

上一篇:《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180期

下一篇:《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207期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