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划
「北京:出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
1月31日消息,北京市日前公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报告明确,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6.5%左右,并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十大任务,包括着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促进数字赋能城市、产业、生活,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等。其中,报告强调要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更多创新应用成果。同时,培育数据驱动的未来产业,制定区块链行业标准,出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建成区块链先进算力平台。此外,还要加快突破互联网3.0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提高数字化场景应用水平。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
「河北: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1月31日消息,《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近日印发,提出到2027年,河北数字经济迈入全面扩展期,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3300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以上。《方案》明确将组织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智能产业倍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数字社会建设、数字政府创新发展等6个专项行动以及20项重点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其中,《方案》提出,要实施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加快5G网络深度覆盖、千兆光纤网络建设、IPv6升级改造,优化互联网网络架构,加快卫星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实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建设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推动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融合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工程。
来源:河北日报
「成都每年将发放“算力券”,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
1月31日消息,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日发布。《措施》明确,成都每年将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算力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算力资源。同时,《措施》还提出,要加快AI大模型建设,鼓励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网络安全、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合算力中心孵化原创Al大模型,对于参数量不低于千亿、典型应用场景不少于5个的AI大模型,前3年给予大模型建设方每年最高500万元的算力成本补贴,并授予“城市数据合伙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享受安全生产、信用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保就业等公共数据集支持。
来源:通信产业网
「重庆: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力争增长10%以上」
1月31日,重庆市大数据局在工作报告中表示,2023年将力争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并从6方面提升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具体举措包括:建设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办公“一网协同”;构筑数字生活新图景,推动实现一屏统揽全局、一体应急联动、一线解决问题;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协同建设10个以上特色示范场景、20个以上行业示范场景,引进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数字经济企业;推进川渝大数据合作,实现两地1.3万类数据目录互挂;攻坚数据“聚通用”,建设赋智赋能的数据体系,通过制定实施数据要素、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安全等制度政策,推动市级共享数据突破1.2万类、开放数据突破6500类;打通信息“大动脉”,建设创新引领的数字底座,高标准建设重庆数据中心集群,推动一批绿色数据中心、算力应用赋能、“东数西算”典型应用试点示范,提升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来源:重庆日报
「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开工」
1月30日,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据悉,产业园由广州无线电集团联合广州轻工集团,以二棉厂地块为载体合作开发建设,将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和科技金融配套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项目落地后,将为广州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新的增长引擎,为广州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领域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效助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计划2023年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推进6G技术研发」
1月30日消息,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日前发布,强调要重点做好十二个方面工作。其中提出,要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更多创新应用成果;拓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加快建设新一期高精尖创新中心。同时,要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中心优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统筹布局,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推进6G技术研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提升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能级,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赛道,打造更具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
来源:C114通信网
「浙江加快实施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工程」
1月29日消息,《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日前印发。其中提出,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区率先建设5G-V2X车联网,实施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工程,支持在具备基础设施条件的路段或区域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同时,鼓励企业建设换电站,建成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推进浙里办“一键找桩”数字化应用,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充电网络。
来源:财联社
「山东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1月29日,2023年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据悉,山东2023年将聚焦技术难题,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确保创新链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其中,山东将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合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布局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政-产-学研合作
「广东移动携手华为率先完成新型分布式微站商用部署」
1月31日消息,广东移动近日携手华为率先完成新型分布式微站方案在高层居民小区场景的部署应用。据悉,该方案可实现2.6G高层居民楼宇有效深度覆盖,显著提升室内5G用户体验。相较于传统射灯方案,分布式微站具有可管理、形态可配和波束可变的优点,灵活适配各种居民区场景。同时,分布式微站通过母端和子端的功放拉远,可减小馈线的功率损耗,实现功耗大幅降低,提升施工效率,助力居民区实现低成本、低碳5G快速部署,是居民区提升5G深度覆盖的先进解决方案。
来源:C114通信网
「重庆市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深耕人工智能等领域」
1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产业链和生态,持续深化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合作,完善合作推进机制,助推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
科技公司
「百度数字人控制专利获授权,可提高数字人动作仿真度」
1月31日消息,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数字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专利近日获授权。摘要显示,该实施例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控制数字人执行第一任务;在接收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数字人当前在第一任务中执行的第一动作,以及第一指令指示的第二动作;在第一和第二动作中不存在冲突骨骼点的情况下,依据数字人执行第一动作时各骨骼点的位置、数字人执行第二动作时各骨骼点的位置以及人体运动规律,融合第一和第二动作得到融合后的动作;控制数字人执行融合后的动作,从而实现类似于人的动作衔接,动作更加自然流畅,较大程度实现数字人的人性化。
「腾讯研究院:AIGC将作为生产力工具,推动聊天机器人、数字人、元宇宙等领域发展」
1月31日,腾讯研究院发布《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迎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时代》。报告指出,当前AIGC已经率先在传媒、电商、影视、娱乐等数字化程度高、内容需求丰富的行业取得重大发展,市场潜力逐渐显现,其商业化应用将快速成熟,市场规模会迅速壮大。报告认为,生成算法、预训练模型、多模态技术等AI技术汇聚发展,为AIGC的爆发提供了肥沃的技术土壤。随着AIGC模型的通用化水平和工业化能力的持续提升,AIGC的根本影响在于,将极大降低内容生产和交互的门槛和成本,有望带来一场自动化内容生产与交互变革,引起社会的成本结构的重大改变,进而在各行各业引发巨震。一方面,AIGC有望成为新型的内容生产基础设施,塑造数字内容生产与交互新范式,持续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另一方面,AIGC还将作为生产力工具,不断推动聊天机器人、数字人、元宇宙等领域发展。
来源:中国证券网
来源:金融界
前沿研究
「中国AI相关论文数量排在全球首位」
1月31日消息,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在爱思唯尔的协助下进行了分析,利用约800个AI相关的关键词等,以2012-2021年的学术论文和学会论文为对象,分析了各国和企业的“研究能力”。数据显示,全球AI相关论文篇数从2012年的约2万5000篇增至2021年的约13万5000篇,其中,中国在数量上一直排在首位,2021年增至4万3000篇。从企业来看,美国仍占优势。在数量上,微软、Alphabet和IBM是最近10年的3强;在质量上,2021年受关注论文篇数的前10中,美国企业占6家。中国企业则显示出强劲势头,2021年,在数量和质量上,腾讯控股和华为技术等4家跻身前10。
来源:全球TMT
数字货币
「苏州鼓励各县级市(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发放消费券」
1月31日消息,苏州市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加强数字人民币促消费应用,鼓励各县级市(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发放消费券,开展系列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打造“苏新消费、数惠苏城”数字人民币促消费品牌,更好发挥数字人民币精准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积极作用。同时,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数字人民币贷款试点,发挥助企纾困作用。
来源:界面新闻
技术应用
「科学家用人工智能检测婴幼儿致盲眼病」
1月30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团队宣布联合全球多家机构协同攻关,研发了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家长使用智能手机即可为孩子检测16种常见致盲眼病。据悉,研发团队采集了来自3652名婴幼儿的注视行为大数据,构建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对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青光眼等16种婴幼儿常见致盲眼病引起视功能损伤的早期检测,平均筛查准确率超85%。该系统通过在手机上播放一段3分钟的动画视频吸引婴幼儿保持注视,可以实现对婴幼儿注视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实时捕捉。随后,系统依托AI技术,可自动分析出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和相关眼病情况。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