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01062794781i-aiig@tsinghua.edu.cn

研究成果

Research Results



海外智库观察

「科学美国人:ChatGPT解释了为什么像其这样的人工智能应该受到监管」

2022年12月28日,美国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发布其技术版块副主编Sophie Bushwick和高级编辑Madhusree Mukerjee共同撰写的《ChatGPT解释了为什么像其这样的人工智能应该受到监管(ChatGPT Explains Why AIs like ChatGPT Should Be Regulated)》。文章指出,由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开发的文本生成程序ChatGPT,可以用各种散文甚至诗歌的风格写出许多主题文章。基于此,作者要求ChatGPT撰写一篇关于“如何监管ChatGPT”的社评。ChatGPT撰写的社评如下:“最近OpenAI的ChatGPT的发布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型语言模型的适当监管水平的辩论。一些人认为,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一样,应该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监管,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应该和其他形式的通信技术类似,受到最少的监管。乍一看,ChatGPT的功能很像其他聊天机器人或语言模型,它能够生成类似人类沟通的文本,并以高水平的流畅度和连贯性对广泛的主题做出回应,这使它与其他语言模型区别开来。这种复杂程度引起了人们对ChatGPT可能被用于不良目的的担忧,如冒充个人或传播错误信息。因此,ChatGPT受到适当的监管是很有必要的,监管可能会要求使用该技术的公司或个人明确披露他们使用ChatGPT的方式,或者采取保障措施,防止该技术被用于不良目的。同时,在监管ChatGPT时需要保持适当的平衡,进而避免监管过严导致扼杀创新、阻止技术充分发挥潜力,同样监管不足可能导致技术滥用等负面效果。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专门针对ChatGPT和其他大型语言模型使用的监管机构。这个机构可以负责制定和执行与该技术有关的法规,并与开发商和用户合作,确保该技术的使用符合道德和责任。ChatGPT的监管方式和尺度应该取决于与该技术相关的具体风险和潜在危害,政策制定者要仔细考虑使用该技术的潜在影响,并采取措施确保人们以负责任和道德的方式使用它。”

 

根据该篇文章,作者随后对ChatGPT展开进一步追问。当被询问“ChatGPT的使用是否存在伦理问题”时,ChatGPT给出回答:“关于ChatGPT和其他大型语言模型的使用一定会存在伦理问题。因为这些模型是在人类作者创作的大量文本上进行训练的,而这些语言模型在使用这些文本时,人类作者没有得到任何报酬。这就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比如:作家是否应该因为他们的作品被用于训练语言模型而得到酬劳?谁应该负责确保作家得到公平报酬?我们如何确保语言模型的训练文本都经其作者同意? 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方案是建立一个补偿作家的制度,另一个解决方案是要求使用语言模型的公司或个人在使用语料训练之前获得语料作者的明确同意。”

 

当被询问“ChatGPT的使用是否会传播错误信息”时,ChatGPT给出回答:“ChatGPT和其他语言模型存在传播错误信息的可能。在传播错误信息方面,由于这些模型是在人类作者生成的大量文本上进行训练的,因此它们能够对广泛的主题产生类似人类的反应。这意味着ChatGPT和其他语言模型也可以用来生成假新闻、冒充个人或传播其他形式的错误信息。虽然ChatGPT或其他大型语言模型不太可能故意传播错误信息,但它们有可能意外地提供不准确或误导性的信息。此外,ChatGPT有时可能会提供一个准确而有帮助的回答,也有可能提供不准确或不完整的回答,这需要用户自行验证和判断模型的回答。”

 

当被询问“如何区分文本是由人类生成的还是由ChatGPT生成的”时,ChatGPT给出回答:“由人类编写的文本和由大型语言模型编写的文本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复杂性和连贯性的水平。像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可以被训练来生成流畅和连贯的文本,但它们生成的回答难以像人类回答那样微妙、富有创造性。此外,大型语言模型没有个人经验,也没有浏览互联网的能力,它使用的特定单词、短语等,都是在训练时从大量文本中所学到的模式和规律。同时,其回答可能仅限于培训数据中包含的主题和信息,由大型语言模型编写的回答还可能会出现重复单词和短语或不寻常的组合。由此可见,区分人工书写和机器生成回答的另一种方法是寻找回答中个人经验或知识的迹象。总而言之,区分人工编写和机器生成提示的最佳方法是使用自己的判断和批判性思维技能,通过仔细考虑文本的复杂性、连贯性和内容,来区分它是由人写的还是机器写的。”

 

针对ChatGPT撰写的社评,作者表示,ChatGPT这样的程序是基于文本预测来生成答案的。人工智能通过使用网上大量可用的人类写作语料库来训练,从而预测哪个单词应该跟在前一个单词后面,以便使聊天内容看起来像一个推理实体。此外,ChatGPT听起来比之前的任何语言模型都更加复杂、更实际。但因为它可能会产生看起来合理而其实是错误、不合逻辑的语句,所以事实上,它仍然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因此,人们需要对他们的准确性持保留态度。此外,ChatGPT更类人的特点使它与其他语言模型区别开来,这种复杂程度引起了人们对ChatGPT可能被用于不良目的的担忧,因此,ChatGPT受到适当的监管是很有必要的。

 

 

Sophie Bushwick:《科学美国人》技术版块副主编。

Madhusree Mukerjee:《科学美国人》高级编辑。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hatgpt-explains-why-ais-like-chatgpt-should-be-regulated1/ 

行业舆情追踪

国内动态

政府监管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施行,对人脸生成、替换、操控等深度合成技术作出规范」

1月10日,《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据悉,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深度合成服务治理的专门性部门规章,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明确生成合成类算法治理的对象,确立算法治理的基本原则,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标准、行业准则和自律管理制度,强化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的主体责任,为安全可靠的深度合成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技术的服务应用提供指引和规范。

来源:IT之家


「《海南省科技伦理治理实施方案》印发」

1月10日消息,《海南省科技伦理治理实施方案》日前印发。《方案》要求建立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组建海南省科技伦理委员会,推动科技伦理制度建设,压实科技伦理管理主体责任,推动科技类社会团体参与科技伦理治理,引导科技人员自觉践行科技伦理要求。《方案》强调加强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监测预警科技伦理风险,严肃查处科技伦理违法违规行为。此外,《方案》还提出,开展科技伦理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推动科技伦理知识培训普及,指导媒体科学、客观、准确地宣传报道,引导公众科学对待。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


「最高法:推进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创新发展,落实好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

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部署2023年人民法院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法院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会议强调,要推进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创新发展,落实好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和区块链司法应用意见、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完善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司法模式,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来源:中国新闻网


政府规划

「工信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创新发展」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3年要抓好十三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启动“宽带边疆”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增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等。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

1月11日,国家信息中心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指南》显示,目前全国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十四五”期间,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约2.9到3.4倍。《指南》提出,智算中心建设应该以应用为导向,坚持开源开放、集约高效、绿色普惠的建设原则,通过“算力+算法”的一体化、基建化的技术路线,发挥出智算中心的高效赋能效果,让智算中心不但能够“用起来”,还能“用得好”。根据预测,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来源:央视网


「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项目(一期)上线」

1月10日,宁波市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项目(一期)正式上线,填补了宁波超级算力基础设施的空白。据悉,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成100P(FP16)半精度人工智能算力加5P(FP64)双精度高性能计算算力的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同时预留出空间和电力供应满足二期建设需求;未来二期计划迭代升级,达到300P(FP16)半精度人工智能算力和15P(FP64)双精度高性能计算算力规模的综合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整体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来源:界面新闻


政-产-学研合作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深信服联合成立“人工智能安全联合创新中心”」

1月9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人工智能安全联合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为该中心揭牌。据悉,双方将发挥各自研发和应用优势,针对基于人工智能安全的创新方向,共同致力于人工智能安全检测应用研究、场景开发、技术评测及其标准化工作,将更多的研发成果推广落地。

来源:砍柴网

 

「广州市花都区与港科大(广州)合作建设科研智库,发展AI智慧农业」

1月8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签约仪式。据悉,双方将在人工智能(AI)应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人才交流等方面系统开展科研实践合作,以“研究+产业+品牌+教育”一体化方式开展建设科研智库、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和乡村振兴融合示范等,共同支持花都区打造广州发展北部增长极。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元宇宙

「首个文旅沉浸式数字化云平台“云游中国”发布,探索元宇宙+文旅融合新路径」

1月12日,首个文旅沉浸式数字化云平台“云游中国”正式发布,以元宇宙赋能文旅产业,解锁相关技术、场景与现有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据悉,云游中国由新华社与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共同研发,是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探索开发的文旅数字孪生应用。该应用计划从行、游、娱、购四方面,为中国的文旅景区实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沉浸式景区游览、虚拟演出、云端文化活动等数字文旅体验,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来源:封面新闻


「百度发布全球首个独立元宇宙解决方案,最快40天即可打造独立元宇宙」

1月10日,百度正式发布全球首个独立元宇宙解决方案希壤元宇宙底座MetaStack。据悉,MetaStack基于一系列元宇宙组件化基础设施和一站式开发平台,具备开箱即用、深度智能、全面开放、互联互通四大优势。借助MetaStack,原本需要6个月到一年的元宇宙开发,如今最快40天即可完成。该底座还集成了智能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实时音视频等9个技术方向的20余项重要人工智能能力,同时实现了端侧、玩法侧和业务侧的三大开放,面向生态伙伴开放代码,实现自主创造定制化功能,并支持在众多垂直领域实现自主的插件式能力拓展。

来源:集微网


「风语筑与鲸探平台签约,共探元宇宙数字藏品以虚促实发展新方向」

1月10日消息,数字文化企业风语筑与蚂蚁集团旗下的鲸探数字藏品平台进行签约合作。此次合作,双方将结合数字藏品的设计、建模、展示与交互,在虚拟展馆及VR/AR交互等领域开展业务布局、研发投入和实践落地。双方将围绕鲸探平台元宇宙空间“鲸探展馆”,在3D虚拟建筑的建设、业务协同与商业化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传统文化IP、非遗、城市记忆与数字藏品行业融合发展,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来源:证券时报


前沿研究

「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发布,生成式AI将进入应用爆发期」

1月11日消息,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日前发布,入选技术包括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存算一体、云原生安全、软硬融合云计算体系架构、端网融合的可预期网络、双引擎智能决策、计算光学成像、大规模城市数字孪生、生成式人工智能(AI)等。达摩院预测,基于技术迭代与产业应用的融合创新,将驱动AI、云计算、芯片等领域实现阶段性跃迁。其中,AI正在加速奔向通用人工智能。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将实现图像、文本、音频等的统一知识表示,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生成式AI将迎来应用大爆发,极大推动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与创造。

来源:TechWeb


「《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报告》发布,揭示2022十大AI安全问题」

1月10日,天津智慧城市数字安全研究院、360天枢智库、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三方联合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各国普遍关注的人工智能安全问题共十类,包括网络安全问题、企业合规问题、可解释性问题、隐私安全问题、声誉和伦理问题、未来劳动力问题、公平性问题、人身安全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等。

来源:每日新报

国际动态

政府监管

「欧洲监管当局发布针对欺诈和网络安全的金融教育计划实践报告」

1月12日,欧洲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EBA)、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uropean Insurance and Occupational Pensions Authority,EIOPA)和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ESMA)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数字化国家金融教育计划的主题报告,重点关注网络安全、诈骗和欺诈等问题。该报告确定了各国主管当局和其他公共实体在设计和实施金融教育举措时可以遵循的良好做法,例如发布涉嫌欺诈的机构黑名单、在教育材料中使用游戏等“娱乐元素”方式。

来源:未央网


「泰国央行发布虚拟银行许可框架咨询文件」

1月12日,泰国银行发布《虚拟银行许可框架咨询文件》。泰国银行希望虚拟银行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运营,以确保负责任的创新。虚拟银行不应通过不负责任的贷款引发竞相杀价,给予相关方优惠待遇,也不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给金融稳定、储户和消费者整体带来风险。为了使泰国的虚拟银行实现上述目标并真正服务于金融部门的需求,泰国银行邀请各方在2023年2月12日之前对提议的框架提出意见和建议,泰国银行将考虑这些回复,并相应地将其纳入虚拟银行许可法规的设计中。

来源:未央网


「印度法院驳回谷歌1.15亿美元反垄断上诉案」

1月11日,印度上诉法院“国家公司法上诉法庭”(National Company Law Appellate Tribunal, NCLAT)驳回了谷歌93.6亿卢比(约合1.61亿美元)的反垄断罚款上诉,并要求谷歌在四周的时间内先支付10%的付款。2022年10月,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印度竞争委员会”(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India,CCI)宣布对谷歌处以93.6亿卢比的反垄断罚款,原因是谷歌滥用其在应用商店市场的主导地位,推广其支付系统。随后,谷歌于2022年12月23日对该裁决提起上诉。

来源:路透社、新浪科技


「TikTok首席执行官与欧盟高官会面,讨论数据隐私和儿童安全等议题」

1月10日,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Shou Zi Chew)与欧盟官员会面,讨论欧盟新推出的严格的数字法规。TikTok正面临西方政府在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和不实信息方面越来越严格的审视。据悉,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一系列会议上,周受资和欧盟委员会的四名专员讨论了儿童安全和调查流入中国的用户数据等一系列问题。负责竞争和反垄断事务的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和周受资还就最近有关“在美国境内激进的数据收割和监视”的新闻报道讨论了隐私和数据传输义务。此外,周受资还在这些会议上重申了TikTok在爱尔兰建立数据中心、减少数据流出欧洲的承诺,并表示该公司正在将所有美国数据转移到甲骨文公司在美国的服务器上。

来源:华尔街日报、美联社、VOA


政府规划

「欧盟为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资金」

1月12日消息,欧盟委员会“数字欧洲计划”(Digital Europe)下的TEF-Health项目将为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成像研究中心、科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超过1亿瑞典克朗的专项经费资助,推动医疗保健领域快速引入新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解决方案,提高欧盟医疗保健系统的效率、韧性和可持续性,减少欧盟内部医疗保健的不平等。未来,TEF-Health将为医疗保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创新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支持,在测试和验证设施、医疗数据、临床专业知识以及伦理批准和认证方面提供便利。

来源:sciencebusiness、中国驻法国大使馆


国际合作

「白宫将与日本和荷兰商议对华芯片制造的进一步限制措施」

1月12日,消息人士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将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荷兰首相马克·吕特会面就向中国出口芯片制造工具展开讨论,届时将提供论坛细节。据知情人士表示,拜登政府不会给予两国压力让其立即承诺实施。此前,拜登政府于2022年10月公布了一套全面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针对中国获得美国芯片制造技术措施的严格限制。

来源:路透社


「日美拟将太空攻击列为安保条约适用对象」

1月11日,在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2+2)会议上,日美两国政府正在协调把在太空的攻击,列为规定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适用对象,并拟写入该会议的联合文件中,此举旨在遏止对日本人造卫星的攻击。鉴于中国与俄罗斯在太空的军事影响力增强,这是日美为提升威慑力的措施之一。

来源:共同社、CCTV4《中国新闻》、CCTV4《今日环球》


科技公司

「比尔·盖茨表示相比Web3和元宇宙,人工智能最具革命性」

1月12日,比尔•盖茨在美国社交新闻网站Reddit举行的Ask Me Anything活动上表示,人工智能(AI)颇具颠覆性,是最重要的。但他对元宇宙、Web3则并不感兴趣,他既不认为Web3有那么重要,也不认为元宇宙本身是革命性的。在AI技术之中,盖茨似乎更倾向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即可以创造内容的AI。盖茨称这种人工智能的演进速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认为它们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盖茨还表示,ChatGPT这项技术以及其革新速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来源:澎湃新闻


「英特尔发布全新数据中心处理器,为数字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1月11日,英特尔推出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Sapphire Rapids、英特尔至强CPU Max系列Sapphire Rapids HBM以及英特尔数据中心GPU Max系列Ponte Vecchio,在实现数据中心性能、能效和安全性大幅跃升的同时,为人工智能(AI)、云、网络、边缘和全球领先的超级计算机带来全新功能。借助英特尔的AI软件套件,开发者可以使用自己选择的AI工具,提高生产力并加快AI开发速度。同时,该套件已经针对400多个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AI模型进行了验证,涵盖所有商业细分领域最常见的AI应用场景。

来源:TechWeb


「BioNTech收购英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InstaDeep」

1月11日消息,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同意以5.62亿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InstaDeep,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BioNTech正试图利用机器学习来改善药物研发过程,包括开发针对癌症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法。

来源:金融时报

 

「消息人士:微软公司正在就向ChatGPT的开发者进行投资开展谈判」

1月10日消息, 微软公司正在就向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投资100亿美元开展谈判。据悉,交易达成后,OpenAI的估值将达到290亿美元。OpenAI曾于2019年获得了微软10亿美元的投资,两家公司已经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合作。GPT英文全称为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可用数据训练的文本生成深度学习模型,用于问答、文本摘要生成、机器翻译、分类、代码生成和聊天机器人。

来源:澎湃新闻、Semafor


「微软的新人工智能模型可以用三秒钟的声音模拟一个人的声音」

1月9日消息,微软研究人员宣布了一种名为 VALL-E 的新型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可以在给定三秒钟的音频样本时准确地模仿人类的声音。一旦它学会了一种特定的声音,VALL-E就可以合成那个人说任何话的音频,同时保留说话者的情绪基调。微软将VALL-E称为“神经编解码语言模型”,它建立在Meta于2022年 10月宣布的名为 EnCodec 的技术之上。该模型的创造者推测,VALL-E可用于高质量的文本转语音应用、语音编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录音可以从文本记录中进行编辑和修改(让他们说一些他们原来没有说过的话),并且当其与GPT-3等其他生成性人工智能模型相结合时,还可以进行音频内容创作。

来源:eddiba sports、chinaZ


技术运用

「美国人工智能和糖尿病专家合力研究血糖管理」

1月12日消息,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将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力量与人类专家的支持相结合,旨在帮助大约145万患有1型糖尿病的美国人更好地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为了帮助那些每天给自己注射几次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人员开发了DailyDose应用程序,它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评估血糖数据,识别相关趋势,并建议帮助患者将血糖水平保持在健康范围内的步骤。

来源:生物通


「东日本铁路公司和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开展写字楼机器人送便当试验」

1月10日,东日本铁路公司(以下简称“JR东日本”)和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公司宣布,将在东京的写字楼开展机器人送便当,或是在大厅及休息室移动销售小食品和小吃的实证试验。双方力争实现用人工智能分析写字楼摄像头的影像数据,实现避免机器人送货时拥挤、在销售商品时前往人多地方等功能的实际应用。JR东日本和KDDI希望在东京都港区高轮Gateway站附近正在建设的高楼群,从2025年起引进该服务,未来还力争在JR东日本拥有的其他楼宇进行推广。

来源:共同社


「英国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肠癌筛查」

1月9日消息,英国一项新的实验宣布机器人扫描能发现被人遗漏的肠癌,人工智能也许能比人眼更有效地发现肠癌早期迹象。英国一项新的试验正在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计算机算法扫描和读取图像——整合到标准的结肠镜检查能否提高扫描的准确性。英国首个测试这一人工智能设备的试验已经进行了一半,国民保健署系统的约2000名患者将接受筛查,英格兰多地的9家医院参与了这项名为“Colo-Detect”的试验,预计试验将于4月底结束。

来源:参考消息

 

「疫情加快新加坡企业数字转型进度,人工智能启动企业新引擎」

1月8日消息,越老越多的新加坡物流、医疗和酒店领域的大中小企业通过应用人工智能(AI),让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新加坡华侨银行集团数据部总经理Donald MacDonald表示,为应对疫情时期线上接待量激增的问题,银行开发了以AI为基础的聊天机器人方案,为客户提供自助服务和数字化渠道。新加坡送货平台优包裹(uParcel)则利用AI来迅速安排人手,缩短配送时间。除了银行、制药、保险等领域的大企业,普华永道新加坡数据信任服务主管合伙人Mark Jansen发现,较小型的企业也采纳人工智能方案,包括智能自动化、翻译工具,也有越来越多企业使用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人工智能方案。此外,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 ESG),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等共同成立了AI促进机构AI Singapore(AISG),负责推动新加坡各领域业者采纳AI。

来源:联合早报

 

「OpenAI使用Ray开源分布式计算机框架支持ChatGPT」

1月3日消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在Ray峰会上表示,随着面临的挑战增多,该公司已转而使用Ray开源分布式计算框架。据悉,Ray 是一个基于内存共享的分布式计算框架,适用于细粒度的并行计算和异构计算,其提供了一个底层基础架构,用于管理分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工作的复杂任务。该框架由Anyscale初创公司创建,是使OpenAI能够强化其CHatGPT等模型训练的关键,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落地,它的重要性也会随之增加。Anyscale首席执行官Robert Nishihara表示,ChatGPT结合了此前大语言模型上的大量工作,在此基础上,需要拥有能够实现灵活性、快速创新,并扩展不同算法和方法的基础设施。目前,Ray开源分布式计算机框架已成为机器学习的首选工具,随着其技术的成熟,Ray还引来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软件公司 Weights & Biases 首席执行官Lukas Biewald表示,Ray已是人工智能界中炙手可热的后起之秀。

来源:澎湃新闻


前沿研究

「《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2022》发布,华为研发投入全球第四,Alphabet、META、微软位居前三」

1月8日消息,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2022》,华为投资与控股公司以190亿欧元(约1409.8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位居第四。在研发投资榜单上,排名前五的公司依次为Alphabet、META、微软、华为、苹果,之后是三星、大众、Intel等。数据显示,前2500名中包括361家位于欧盟的公司(占研发投资总额的17.6%

),822家美国公司(40.2%),678家中国公司(17.9%),233家日本公司(10.4%)和406家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公司(13.9%)。

来源:中关村在线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编

上述信息均根据原文内容整理,谨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和观点

上一篇:《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135期

下一篇:《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207期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