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01062794781i-aiig@tsinghua.edu.cn

清华新闻网8月24日电 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主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支持、多家人工智能学术机构参与的“U&AI Camp | AI for SDGs Youth Bootcamp——AI促进可持续发展青年创造营”于2021年6月启动全球招募,本次青年营围绕“AI助力迈向智能和可持续的未来”下设八大赛道,涵盖AI技术、AI治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数字包容性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主要议题。

在招募期间同期举办二十余场“大师公开课”,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顶级专家学者、联合国系统代表、企业代表共同为学员带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权威解析,剖析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挑战,创新和治理的最佳实践,共同探讨AI如何更好地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梁正教授带来首节公开课

I-AIIG副院长梁正教授带来青年营首场公开课,围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从对可持续发展的解读、AI面临的挑战切入,指出在推进AI发展的过程中,应引导AI向善,注意管控风险,构建一个强健的、负责任的AI治理体系。数据治理和算法治理是构建AI治理体系的关键。数据治理应充分挖掘数据潜在的价值,同时尽可能降低数据利用的成本和控制可能产生的风险,并且在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在算法治理中应识别和区分规则问题和技术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坚持安全、公平、透明和隐私保护等基本原则,实现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龚克教授带来主题公开课

I-AIIG学术委员、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教授带来“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展望”主题公开课。龚克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解读,17个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覆盖了多个方面,并且最后形成了一个综合系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即人类福祉和环境代价。龚克表示,尽管有许多新兴发展的技术,但是人工智能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目前,AI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有六方面,即数据独立性、可转让性、效率、语义差距、可解释性、可靠性。此外,AI的发展还存在治理挑战,社会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尚且存在很大的担忧,例如隐私问题、安全问题、公平性问题以及技术的滥用等。龚克强调,应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寻找AI创新发展方向,使AI成为具有人类价值的、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技术工具。

克里斯托夫·吕特格教授带来线上公开课

I-AIIG学术委员、慕尼黑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夫·吕特格围绕“人工智能伦理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德国的最新调查数据指出AI在护理、医学、安全、自动驾驶和教育这五大领域带来了新机遇。AI为人类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尤其在AI伦理方面。首先是责任问题,要明确责任主体;其次是数据开发与隐私保护的问题;此外,公平性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医疗行业。吕特格表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和法规,还需要建立AI伦理框架、指南等。但核心的挑战是,如何使这些指导方针具体化,并适用于AI系统。因此,在制定这些方针时,需要“量体裁衣”,根据所专注的领域提出其需要的、适用的解决方针。

刘菁菁教授带来主题公开课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强教授刘菁菁带来题为“多模态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人类”的公开课。刘菁菁简要介绍了多模态AI的概念,将AI模型类比为人类的大脑,多模态AI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模型,能够处理、理解自然界中的多模态的信号(如语音、文本、图片、视频),并完成一些智能的任务,比如推断、预测、决策等。刘菁菁举例说明了多模态AI如何通过积极响应(Responsive)、适应发展(Resilient)、坚守价值(Responsible)三个维度为人类社会赋能。她表示在3R原则的指导下,AI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为人类社会作贡献,同时将对环境、安全、隐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此外,青年营还邀请到了来自联合国系统的专家为学员们带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解读”工作坊,并邀请到了来自国内外的企业代表从创新与实践方案落地、创业与融资等方面为学员带来指导。

本次青年营招募将持续至8月31日,目前已有来自全球二十余个国家的千余名学生线上报名。学员将通过组队,以团队方式提交“AI4SDGs创新解决方案”,半决赛胜出队伍将进入精细化培养阶段。后期将进行决赛,优胜队伍将在“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上进行展示。


来源 | 本文素材来源于清华新闻

上一篇:AIIG与CISS联合举办“俄乌冲突中的网络信息战:挑战及应对”研讨会

下一篇:余振、梁正、薛澜 :数据驱动型全球创新系统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